公益类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以Y省省属公益类国有企业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文献总结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相关概念 | 第13-15页 |
1.4.1 公益类国有企业 | 第13-14页 |
1.4.2 领导人员 | 第14页 |
1.4.3 考核评价体系 | 第14-15页 |
1.5 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1.5.1 绩效管理理论 | 第15-17页 |
1.5.2 激励理论 | 第17-18页 |
1.5.3 关键绩效指标法 | 第18-19页 |
1.5.4 360度绩效考核 | 第19-20页 |
2 考核评价工作现状分析 | 第20-29页 |
2.1 Y省国有企业发展现状 | 第20-21页 |
2.2 考核评价工作现状 | 第21-26页 |
2.2.1 考核评价内容和方法 | 第21-25页 |
2.2.2 考核评价工作成效分析 | 第25-26页 |
2.3 考核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2.4 考核评价工作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7-29页 |
3 考核评价体系的方案优化 | 第29-46页 |
3.1 指导思想 | 第29-31页 |
3.1.1 明确考核评价工作的目的 | 第29-30页 |
3.1.2 坚持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 | 第30页 |
3.1.3 注重公益类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 第30页 |
3.1.4 建立绩效管理理念 | 第30-31页 |
3.2 设计原则 | 第31-32页 |
3.2.1 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原则 | 第31页 |
3.2.2 简单实用原则 | 第31页 |
3.2.3 分类管理原则 | 第31页 |
3.2.4 沟通与反馈原则 | 第31-32页 |
3.3 总体框架 | 第32-42页 |
3.3.1 考核评价体系整体框架介绍 | 第32页 |
3.3.2 建立多元化的考核参与群体 | 第32页 |
3.3.3 合理确定考核周期 | 第32-33页 |
3.3.4 考核内容和指标体系优化 | 第33-36页 |
3.3.5 考核权重设计和计分方法 | 第36-42页 |
3.4 实施的程序 | 第42-44页 |
3.4.1 成立考核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 第42-43页 |
3.4.2 部署落实考核评价工作 | 第43页 |
3.4.3 开展企业内部民主测评 | 第43页 |
3.4.4 开展多方位的评价 | 第43-44页 |
3.4.5 形成考核评价报告 | 第44页 |
3.4.6 反馈考核评价结果 | 第44页 |
3.5 实施的保障 | 第44-46页 |
3.5.1 建立公平公正机制 | 第44-45页 |
3.5.2 提高考核人员的整体素质 | 第45页 |
3.5.3 开展定期检查与改进机制 | 第45-46页 |
4 考核评价成果的应用 | 第46-50页 |
4.1 充分应用考核评价结果 | 第46-47页 |
4.1.1 切实重视和做好考核评价结果的反馈工作 | 第46页 |
4.1.2 作为领导人员选拔任用的核心依据 | 第46-47页 |
4.1.3 作为领导人员薪酬分配的重要依据 | 第47页 |
4.1.4 作为领导人员培训教育的关键依据 | 第47页 |
4.2 打破传统的干部管理体制 | 第47-48页 |
4.2.1 健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 第47-48页 |
4.2.2 建立领导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 第48页 |
4.3 建立完善薪酬制度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