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哈密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观的调查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8-14页 |
·教师教学观的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教师教学观是教学方式得以改进的先导 | 第8-9页 |
·教师教学观是新课改的重要因素 | 第9-10页 |
·教师教学观是素质教育发展的着力点 | 第10页 |
·高中教师教学观研究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哈密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观研究的缘由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教师教学观的定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教师教学观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国外关于教师教学观的研究 | 第16-18页 |
·国内关于教师教学观的研究 | 第18-19页 |
·研究述评 | 第19-20页 |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师教学观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研究的框架:维度与模型 | 第20-21页 |
·研究的理论基础:现象描述分析学 | 第21-23页 |
·新课改背景下我国教师教学观的理想追求 | 第23-26页 |
3 新课改背景下哈密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观的现状调查 | 第26-30页 |
·哈密地区及高中学校简介 | 第26页 |
·研究过程 | 第26-29页 |
·样本的抽取 | 第26-27页 |
·样本校教师情况简介 | 第27-28页 |
·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调查和分析工具 | 第29页 |
·研究假设 | 第29-30页 |
4 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 第30-53页 |
·哈密地区高中教师教学观总体情况及其分析 | 第30-31页 |
·教龄差异下的教师教学观及其分析 | 第31-37页 |
·学校类型和民族差异下的教师教学观及其分析 | 第37-40页 |
·任教学科差异下的教师教学观及其分析 | 第40-45页 |
·年级差异下的教师教学观及其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46-53页 |
·外部支持途径 | 第47-50页 |
·内部转化途径 | 第50-53页 |
5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53-55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3页 |
·研究展望 | 第53-55页 |
附录1 | 第55-59页 |
附录2 | 第59-60页 |
附录3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