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读学校学生音乐教学活动干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12-20页 |
1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3-18页 |
·集体干预的理论基础与可行性 | 第13-16页 |
·来自音乐治疗的启发 | 第16-18页 |
2 研究目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20-27页 |
1 干预对象 | 第20-22页 |
2 研究步骤和方法 | 第22-23页 |
3 干预设计构思 | 第23-25页 |
·集体干预遵循的原则 | 第23-25页 |
·干预的焦点 | 第25页 |
4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5-27页 |
·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数据分析角度和方法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干预前调研 | 第27-47页 |
1 被试特征 | 第27-40页 |
2 个体校园行为驱动类别 | 第40-44页 |
3 干预前班集体结构 | 第44-46页 |
4 个体干预目标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干预过程研究 | 第47-81页 |
1 干预第一阶段 | 第48-57页 |
·第一阶段干预焦点和措施 | 第48-49页 |
·第一阶段干预实施过程 | 第49-51页 |
·阶段一课堂实录 | 第51-54页 |
·阶段一呈现的个案变化 | 第54-57页 |
2 干预第二阶段 | 第57-66页 |
·第二阶段干预焦点和措施 | 第57-58页 |
·第二阶段干预实施过程 | 第58-59页 |
·阶段二课堂实录 | 第59-61页 |
·阶段二呈现变化的个案 | 第61-66页 |
3 干预第三阶段 | 第66-75页 |
·第三阶段干预焦点和措施 | 第66-67页 |
·第三阶段干预实施过程 | 第67-68页 |
·阶段三课堂实录 | 第68-72页 |
·阶段三呈现的个案变化 | 第72-75页 |
4 干预结果 | 第75-80页 |
·干预后的集体状况 | 第75-79页 |
·干预后个体发展目标达成情况 | 第79-80页 |
5 个案后续发展 | 第80-81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81-94页 |
1 干预导向的课程设计原则 | 第81-86页 |
·在集体中关注个体 | 第81-82页 |
·课程与音乐材料类型的选择 | 第82-85页 |
·干预课程发展契机 | 第85-86页 |
2 问题学生干预中集体形成过程 | 第86-88页 |
·以集体领域确立为先 | 第87页 |
·集体中自我定位的探索 | 第87-88页 |
·集体建构的生态效度 | 第88页 |
3 集体中的个体自我发展 | 第88-93页 |
·搭建发展平台帮助自我认同 | 第89页 |
·集体互动中丰富定位内涵 | 第89-90页 |
·不同影响力文化系统的对峙 | 第90-91页 |
·个体发展的因素模型 | 第91-93页 |
4 音乐在集体干预中的作用 | 第93-94页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94-96页 |
1 研究结论 | 第94-95页 |
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95-96页 |
·关于被试 | 第95页 |
·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局限性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0页 |
附录 | 第100-118页 |
致谢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