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生成性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实践价值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文献阅读法 | 第11-12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2页 |
·访谈法 | 第12页 |
·课堂观察法 | 第12页 |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诠释 | 第13-24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国外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国内关于生成性教学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高中地理生成性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20-21页 |
·教学理念优先性 | 第20页 |
·参与性 | 第20-21页 |
·全面性 | 第21页 |
·灵活性 | 第21页 |
·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 | 第21-22页 |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22页 |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 | 第22-24页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生成性教学的现状调查 | 第24-35页 |
·调查目的与对象 | 第24页 |
·调查内容 | 第24-25页 |
·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25-32页 |
·调查结论 | 第32-35页 |
·预设准备不足,实际状况不容乐观 | 第32-33页 |
·教师不能充分利用课堂学生偶发事件 | 第33页 |
·教学过程单调,以讲解为主,缺乏交流,不利于生成 | 第33页 |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教学反思不够,不利于生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高中地理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的教学策略 | 第35-51页 |
·强化预设,为生成做准备 | 第35-38页 |
·把握教学中心,展开预设 | 第35-36页 |
·了解学情,弹性预设 | 第36页 |
·创设情境,有效预设 | 第36-37页 |
·加强教学方法的多元,充实预设 | 第37-38页 |
·捕捉资源,抓住契机,有效生成 | 第38-44页 |
·把握生成性资源,鼓励生成 | 第38-39页 |
·有效处理生成性资源,引导生成 | 第39-44页 |
·加强教学过程动态把握,真实生成 | 第44-46页 |
·加强课后反思,促进生成 | 第46-47页 |
·高中地理课堂生成性教学应避免的问题及建议 | 第47-51页 |
·教学中应避免的问题 | 第47-48页 |
·生成性教学落实的相关建议 | 第48-5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附录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表 | 第55-57页 |
附录2: 案例分析 | 第57-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