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动力探究--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尚著学社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导言第7-12页
 第一节 研究缘由第7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7-8页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第8-12页
  一、大学生社团第8-9页
  二、大学生学术性社团第9-10页
  三、组织动力第10-11页
  四、群体、群体动力第11-12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2-21页
 第一节 国内研究现状文献综述第13-18页
  一、我国大学生社团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动力特征第13-14页
  二、关于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现状的文献综述第14-15页
  三、关于“群体理论”与“群体动力理论”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四、小结第17-18页
 第二节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8-21页
  一、美国大学生社团的历史回顾第18-19页
  二、美国大学生社团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三、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第21-26页
 第一节 研究思路第21页
 第二节 研究方法第21-22页
  一、文献分析法第21页
  二、访谈法第21-22页
  三、案例分析法第22页
 第三节 研究过程第22-24页
  一、调查对象第22页
  二、研究工具第22-23页
  三、研究程序第23-24页
 第四节 尚著学社相关概述第24-26页
  一、学社概述第24页
  二、运作模式第24-25页
  三、社团活动第25-26页
第四章 大学生学术社团发展动力分析第26-37页
 第一节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内部发展动力分析第26-33页
  一、社团动力第26-29页
  二、社团成员动力第29-33页
 第二节 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外部发展动力分析第33-37页
  一、社团竞争第33-34页
  二、院系支持第34-35页
  三、学校政策引导第35-36页
  四、社会刺激第36-37页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第37-42页
 第一节 结论第37-38页
  一、内部发展动力是社团建设的先决条件第37页
  二、外部发展动力是社团建设的重要补充第37页
  三、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动力是一种参与型动力结构第37-38页
 第二节 讨论第38-39页
  一、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的动力系统第38-39页
  二、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动力的不足第39页
 第三节 建议第39-41页
  一、建立有效的双向沟通机制第39-40页
  二、确保成员具有领导和参与社团活动的权利第40页
  三、加强宣传社团品牌活动第40页
  四、建立并推广社团书屋及会刊第40-41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第41-42页
  一、本研究的不足第41页
  二、本研究的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附录:访谈提纲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辞职读研的决策过程研究--基于对16名工作后重返校园的硕士研究生的质性研究
下一篇:班级政治--班级日常生活中权力的产生与维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