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班级政治--班级日常生活中权力的产生与维续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第二节 研究概述第8-10页
 第三节 本研究构想第10-18页
  一、班级日常生活第10-13页
  二、班级政治第13-17页
   (一)政治第13-15页
   (二)生活政治第15-16页
   (三)班级政治第16-17页
  三、研究构想第17-18页
 第四节 本研究结构第18-19页
第二章 研究设计第19-30页
 一、研究主题的明确化,内容聚焦第19页
 二、研究流程第19-20页
 三、研究方法第20-25页
  (一)“经验”资料收集第21-24页
  (二)资料分析第24-25页
 四、研究对象与资料收集第25-30页
  (一)研究对象第25-26页
  (二)班级“机构”设置第26-28页
  (三)班级日常生活第28-30页
第三章 班级政治产生的时空及核心第30-100页
 第一节 班级互构域与班级权力第30-46页
  一、班级互构域——班级政治产生的特定时空第30-37页
  二、班级互构域的类型第37-41页
   (一)激烈竞争性互构域第38-40页
   (二)一般竞争性互构域第40-41页
  三、班级政治的核心——权力第41-46页
   (一)作为“能力”的权力第42-43页
   (二)作为“关系”的权力第43-44页
   (三)班级政治中的权力第44-46页
 第二节 班级权力产生的技术与策略第46-77页
  一、激烈竞争性互构域中的权力策略第47-67页
   (一)说得好一点——话语的操纵第48-57页
   (二)找个好座位——空间的分割第57-60页
   (三)“选个好机会上去”——时间的掌控第60-63页
   (四)“珍惜这一宝贵的机会”第63-66页
   (五)掌声与心声第66-67页
  二、一般竞争性互构域中的权力策略第67-77页
   (一)获取信息、分享资源第68-70页
   (二)争取“代理人”角色第70-71页
   (三)注意外在形象第71-73页
   (四)“跑腿”第73-74页
   (五)串门第74-75页
   (六)做个“靠谱”青年第75-76页
   (七)搞好寝室关系第76-77页
   (八)准备演讲稿第77页
 第三节 班级权力的运作及其策略第77-100页
  一、班委权力的运用——创造和利用“权力定势”第79-88页
   (一)“中规中矩”做事第80-82页
   (二)行走于“中心”与“边缘”之间第82-86页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第86-88页
  二、班委权力的转移——打破“权力定势”第88-94页
   (一)逃避第89-90页
   (二)算计第90-92页
   (三)退出第92-93页
   (四)组织联盟对抗第93-94页
   (五)寻找“关键人物”第94页
  三、班委权力的维续——重塑“权力定势”第94-100页
   (一)发泄、反思与调适第95-97页
   (二)本土化资源的利用——私人化接触第97-100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第100-107页
 一、结论与总结第100-101页
  (一)班级政治的情景是不同主体多元互构的产物第100页
  (二)班委的产生是多种“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第100页
  (三)班委权力的运作、转移和维续是各种策略相互作用的结果第100-101页
 二、讨论第101-102页
 三、班级政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第102-105页
  (一)班级:孕育社会民主的土壤和培育现代化个体的重要环境第102页
  (二)班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微观阵地第102-103页
  (三)班级政治:高校推行思想政治“无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第103-105页
 四、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未来的展望第105-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1页
附录 班级政治的访谈提纲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学术性社团发展动力探究--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尚著学社为例
下一篇:农村贫困大学生社会资本的建构及其在求职过程中的效用与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