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青海省高中留守儿童自尊、亲社会行为倾向与学业成就归因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1页
   ·问题的提出第8-9页
   ·研究目的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实践意义第10-11页
2 文献综述第11-24页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11-13页
     ·留守儿童第11-12页
     ·自尊第12页
     ·亲社会行为第12页
     ·学业成就归因第12-13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外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第13-14页
     ·国外关于自尊的研究第14-15页
     ·国外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第15页
     ·国外关于成就归因的研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6-23页
     ·国内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第16-21页
     ·国内关于自尊的研究第21-22页
     ·国内关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第22页
     ·国内关于成就归因的研究第22-23页
   ·国内外关于自尊、亲社会行为与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的关系研究第23-24页
3 研究设计第24-33页
   ·研究对象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页
   ·研究过程第24-25页
   ·研究工具第25-31页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第25-26页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PTM)第26-28页
     ·学业成就归因量表(MMCS)第28-31页
     ·数据处理工具第31页
   ·研究假设第31页
   ·缺失数据的处理第31-33页
4 研究结果第33-54页
   ·描述统计第33-35页
     ·自尊、亲社会行为行为倾向与学业成就归因的性别状况第33-34页
     ·自尊、亲社会行为行为倾向与学业成就归因的年级状况第34-35页
   ·自尊、亲社会行为行为倾向与学业成就归因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35-39页
   ·各变量相关关系第39-40页
   ·多元回归分析第40-45页
   ·学业成就归因不同类型和高低分组下自尊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第45-50页
     ·学业成就归因不同类型下自尊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第45-48页
     ·学业成就归因高低分组对自尊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差异第48-50页
   ·路径分析第50-54页
5 讨论与分析第54-57页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第54-55页
     ·不同性别之间的差异第54页
     ·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第54-55页
   ·学业成就归因对自尊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第55-56页
     ·不同归因类型对自尊和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第55页
     ·高低分组下对自尊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第55-56页
   ·自尊、学业成就归因对亲社会行为倾向的影响第56-57页
6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研究结论第57页
   ·提升高中留守儿童自尊、亲社会行为水平以及养成高中留守儿童科学归因方式的建议第57-58页
   ·研究的不足第58页
   ·研究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7页
个人简历第67-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学生文化智力、人格特质与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流动儿童人格特征及情绪的研究--以青海省民和县两所小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