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研究的主要观点 | 第13-14页 |
·研究的空白领域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和外延 | 第18-19页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界定关于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 第18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定义关于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第18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关的几个概念 | 第18-19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选择和实践模型 | 第19-21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研究基础 | 第19页 |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产品的提供 | 第19-21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框架设计 | 第21页 |
·基本卫生服务的提供方式和内容 | 第21-22页 |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否完善的评判标准 | 第22-24页 |
·可得性标准 | 第22页 |
·可及性标准 | 第22-23页 |
·建成标准 | 第23-24页 |
3 潍坊市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普及现场研究 | 第24-30页 |
·健全“四梁八柱”,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架构 | 第24-28页 |
·完善四个体系 | 第24-25页 |
·健全四个机制 | 第25-27页 |
·建立三个支持 | 第27-28页 |
·提供“三个服务”,让居民享受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产品” | 第28-30页 |
·社区就诊少收钱 | 第28-29页 |
·住院看病靠医保 | 第29页 |
·公卫服务有政府 | 第29-30页 |
4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实施效果与普及程度实证分析 | 第30-56页 |
·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第30-34页 |
·实施效果与评估 | 第34-51页 |
·党委政府更加重视,居民认知度大大提高 | 第34-36页 |
·服务体系趋于完善,可得性明显提高 | 第36-42页 |
·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可及性有所提高 | 第42-43页 |
·卫生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 第43-47页 |
·服务质量得到改进 | 第47-49页 |
·居民反应性有了大的变化 | 第49-51页 |
·普及程度的实证评价 | 第51-54页 |
·评价方法 | 第51-53页 |
·评价结果 | 第53-54页 |
·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 | 第54-56页 |
·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 | 第55页 |
·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 第55页 |
·投入应进一步加大 | 第55页 |
·管理应进一步加强 | 第55-56页 |
5 结论 | 第56-62页 |
·我国农村应大力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第56页 |
·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符合国情 | 第56页 |
·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全可行 | 第56页 |
·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经济有效 | 第56页 |
·我国农村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需要支撑性条件 | 第56-59页 |
·政府重视是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前提 | 第56-57页 |
·“以人为本”是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核心 | 第57-58页 |
·政府和医患行为的改变是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标志 | 第58页 |
·体制机制创新是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点 | 第58-59页 |
·把握好战术问题是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关键 | 第59页 |
·我国农村普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应开展“普及(达标)县”建设 | 第59-62页 |
·意义 | 第60页 |
·内容 | 第60-61页 |
·实施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所开展的科研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