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8-9页 |
二、 本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第一章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的提出和相关研究 | 第10-19页 |
第一节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概述 | 第10-13页 |
一、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提出的背景 | 第10页 |
二、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 | 第10-11页 |
三、 海耶斯新的写作认知模型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影响下的西方写作心理研究 | 第13-15页 |
一、 知识结构对写作构思的影响 | 第13页 |
二、 信息加工策略对写作及构思的影响 | 第13页 |
三、 文章的结构图式在写作构思中的作用 | 第13-14页 |
四、 有关影响写作构思的因素及相关措施的研究 | 第14页 |
五、 有关写作过程的自我调控研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国内对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的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一、 黄洁华和莫雷关于写作修改的认知过程的研究 | 第15-16页 |
二、 伍新春关于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 第16页 |
三、 关于写作策略性知识教学的研究 | 第16-17页 |
四、 关于作文前构思时间分配的研究 | 第17页 |
五、 关于中学作文心理加工过程等的研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当前高中生写作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其分析 | 第19-20页 |
一、 学生写作兴趣普遍不浓厚 | 第19页 |
二、 学生写作主动性不强 | 第19-20页 |
三、 阅读和写作的时间普遍较少 | 第20页 |
四、 选用的素材千篇一律 | 第20页 |
五、 作文“点”“线”“面”意识缺失 | 第20页 |
第二节 调查结果引发的思考 | 第20-23页 |
一、 学生平时不重视作文,不重视素材积累 | 第20-21页 |
二、 教师的功利性强导致作文教学缺乏计划性 | 第21页 |
三、 作文评价形式落后 | 第21页 |
四、 作文评价后的修改环节缺失 | 第21-22页 |
五、 盲目强调写作自由,忽视限定题目作文的练习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弗劳尔—海耶斯写作认知模型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 第23-48页 |
第一节 任务环境的分析 | 第23-29页 |
一、 主题的分析 | 第23-27页 |
二、 对已生成文本的分析 | 第27页 |
三、 对读者的分析 | 第27-29页 |
第二节 长时记忆的储存 | 第29-41页 |
一、 主题知识的储存 | 第30-32页 |
二、 结构模式的储存 | 第32-41页 |
第三节 写作过程的教学设计 | 第41-48页 |
一、 关于写作计划的教学设计 | 第41-44页 |
二、 关于转换过程的教学设计 | 第44-46页 |
三、 关于检查的教学设计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注释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