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翻碰撞中汽车车身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车辆翻滚法规 | 第10页 |
·汽车被动安全分析方法 | 第10-12页 |
·当前有关车辆翻滚碰撞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国外情况 | 第12-13页 |
·国内情况 | 第13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车辆动态翻滚仿真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非线性动态有限元法 | 第15-17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15页 |
·碰撞有限元法 | 第15-16页 |
·有限元分析流程 | 第16-17页 |
·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 | 第17-18页 |
·动态显式有限元方程 | 第18-22页 |
·运动微分方程 | 第18-19页 |
·能量方程 | 第19-20页 |
·显示时间积分及时间步长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3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4-33页 |
·零部件建模和整车网格划分原则 | 第24-26页 |
·零部件建模原则 | 第24-25页 |
·整车网格划分原则 | 第25-26页 |
·零部件的建模方法 | 第26-28页 |
·单元的划分 | 第26-27页 |
·单元特性的选取 | 第27页 |
·材料和属性设置 | 第27-28页 |
·车身相关部件的建模 | 第28-29页 |
·相对静止部件的连接建模 | 第28页 |
·运动件的连接建模 | 第28-29页 |
·焊点的连接建模 | 第29页 |
·底盘建模 | 第29-31页 |
·悬架 | 第30页 |
·动力总成 | 第30-31页 |
·悬置 | 第31页 |
·整车各部件的连接 | 第31页 |
·一维质量单元建模 | 第31页 |
·接触设置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汽车翻滚碰撞仿真分析 | 第33-49页 |
·仿真分析软件介绍 | 第34-36页 |
·Hyper Mesh 简介 | 第34-35页 |
·LS-DYNA 简介 | 第35-36页 |
·车辆动态翻滚仿真 | 第36-41页 |
·平台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页 |
·整车动态翻滚仿真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仿真结果验证 | 第38-39页 |
·翻滚模型预处理 | 第39-41页 |
·仿真计算可信性分析 | 第41-42页 |
·动态翻滚仿真结果分析 | 第42-47页 |
·车顶侵入量 | 第42-43页 |
·车顶变形 | 第43-45页 |
·车顶所受应力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5 车身结构优化 | 第49-57页 |
·车辆耐撞性设计的原则 | 第49页 |
·车身结构的优化方案 | 第49-51页 |
·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评价 | 第51-56页 |
·车顶侵入量 | 第51-52页 |
·车顶变形 | 第52-54页 |
·车顶所受应力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