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经济理论和方法论文

基于员工地位与行为视角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以M公司为例:1961-2010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2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46页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第12-15页
   ·研究视角与文献讨论第15-36页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第15-18页
     ·管理者的视角第18-26页
     ·员工的视角第26-34页
     ·消费者与环境的视角第34-36页
   ·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第36-40页
     ·概念界定第36-38页
     ·分析框架第38-40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结构第40-44页
     ·研究方法第40-43页
     ·研究结构第43-44页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44-46页
     ·理论创新第44页
     ·实践创新第44页
     ·不足之处第44-46页
第二章 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国有企业第46-61页
   ·国有企业的定义与起源第46-49页
     ·国有企业的定义第46-47页
     ·国有企业的起源第47-49页
   ·国有企业在公共治理结构中的地位第49-53页
     ·理论依据第49-51页
     ·实践依据第51-53页
   ·员工是国有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53-56页
   ·组织机构转型与企业社会责任第56-57页
     ·组织结构理论演进第56页
     ·从科层制组织到网络化组织第56-57页
   ·国有企业社责任的公共政策导向第57-61页
     ·员工利益诉求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逻辑第57-58页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推进制度第58页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共政策问题第58-61页
第三章 单位制下的庇护-依赖机制:1959-1978第61-83页
   ·企业办社会阶段第61-63页
   ·企业发展与工人地位获得第63-66页
   ·庇护--依赖:单位体制下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运行机理第66-77页
     ·功能复合性和责任无限性第67-68页
     ·利益均衡和政治热情第68-73页
     ·员工与企业关系的非契约性第73-74页
     ·特殊的企业庇护形式:单位保障第74-77页
   ·庇护-依赖机制的局限性第77-83页
     ·责任的有限性问题第77-78页
     ·责任的不平等性问题第78-80页
     ·责任的激励不相融性问题第80-83页
第四章 转型期的控制-抗争机制:1978-2000第83-120页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改革阶段第83-88页
   ·管理层获得更大的自主和决策权第88-96页
     ·加强劳动纪律管理第88-89页
     ·推行厂长负责制和经营承包制第89-91页
     ·用工制度改革第91-95页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第95-96页
   ·管理层对工人的控制或压制第96-110页
     ·管理:官本位的管理习惯伤及职工尊严第96-99页
     ·下岗:减员分流危及职工岗位安全第99-102页
     ·分配:收入差距加剧干群紧张关系第102-106页
     ·用工:多种用工形式带来的就业歧视第106-108页
     ·强迫:对离厂职工的株连政策第108-109页
     ·思想:不满情绪在积聚第109-110页
   ·工人的抗争与策略第110-120页
     ·消极怠工、工作积极性不高、浪费原材料等第111-112页
     ·到上级有关部门上访第112-114页
     ·以法律为武器第114-115页
     ·集体停工第115-116页
     ·员工沉默第116-117页
     ·退出公司、另谋高就第117-120页
第五章 后改革期民主-均衡机制的雏形:2000-2010第120-143页
   ·后改革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第120-124页
   ·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制度体系第124-130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第125-127页
     ·厂务公开制度第127-128页
     ·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第128-129页
     ·工会源头参与制度第129-130页
   ·企业民主管理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第130-135页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形式化问题第130-132页
     ·集体协商制度的形式化问题第132-134页
     ·厂务公开的形式化问题第134-135页
   ·民主-均衡机制形式化的不良后果第135-137页
     ·制度层面的不良后果第135-136页
     ·经济层面的不良后果第136页
     ·社会层面的不良后果第136-137页
     ·其他不良后果第137页
   ·现实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37-143页
     ·市场化改革的负面影响第138-139页
     ·政府组织的缺陷第139页
     ·企业组织结构的限制第139-140页
     ·工会的制度性弱势第140-143页
第六章 政策建议与研究结论第143-155页
   ·政策建议第143-151页
     ·完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架构体系第143-145页
     ·构建民主--均衡的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第145-146页
     ·加快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法制建设第146-147页
     ·建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考核指标体系第147-150页
     ·切实增强工会组织的监督和促进作用第150-151页
     ·培育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文化第151页
   ·本文的基本结论第151-154页
   ·后续的研究方向第154-155页
附件第155-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0页
致谢第160-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DNA修复相关基因变异与肿瘤发病风险及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以民事法律规制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