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选题背景和起因 | 第10页 |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应用价值 | 第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文献研究 | 第15页 |
·对比研究 | 第15页 |
·研究重点及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重点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研究难点 | 第16页 |
·章节简述 | 第16-18页 |
第二章:"是"与"BE"作为系词的概念辨析 | 第18-38页 |
·系词的概念和定义 | 第18-20页 |
·汉英马三语的系词对比(附加日语对比) | 第20-31页 |
·汉英语学习中对系词用法的误解 | 第31-32页 |
·系词概念的不等同背后的文化因素及其对文化所造成的影响 | 第32-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是"与"BE"的词源追溯和词义辨析 | 第38-56页 |
·"是"与"BE"的词源追溯 | 第38-49页 |
·"是"的词源追溯 | 第38-42页 |
·"be"的词源追溯 | 第42-47页 |
·"是"与"be"的词源比较 | 第47-48页 |
·"be"的人称变体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页 |
·"是"与"BE"的词义辨析 | 第49-56页 |
·"是"的义项分析 | 第50-52页 |
·"be"的义项分析 | 第52-55页 |
·"是"与"be"的义项对比分析 | 第55页 |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四章:"是"与"BE"的对应性问题 | 第56-88页 |
·从西方名句探讨"是"与"BE"之间的对应性 | 第56-66页 |
·论证"BE"带有"成为"和"显示"的意思 | 第66-70页 |
·论证"是"带有"显示"和"显示为正"的意思 | 第70-77页 |
·关于多年来对"是"和"BE"的疑惑 | 第77-87页 |
·小结 | 第87-88页 |
第五章:结语 | 第88-9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