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中语文的无边界学习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2、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二)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页 |
2、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一、高中语文教学的困境及成因 | 第16-22页 |
(一)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 第16-18页 |
1、高中语文教学与前后教育时段不连贯 | 第16页 |
2、学生高中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不匹配 | 第16-17页 |
3、学生的努力和成绩的提高联系不紧密 | 第17-18页 |
(二) 、传统教学方式的制约 | 第18-19页 |
(三) 、新理念、新模式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负面影响 | 第19-20页 |
(四) 、过度教学带来的毁灭性打击 | 第20-22页 |
二、无边界学习的意义 | 第22-28页 |
(一) 、无边界学习的涵义 | 第22-24页 |
(二) 、无边界学习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 第24-28页 |
1、形成多元化和开放式教学观念及方法 | 第24-25页 |
2、培育学生的主体地位与学习主动性 | 第25页 |
3、建立无边界的边界 | 第25-28页 |
三、无边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 第28-41页 |
(一) 、无边界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基础 | 第28-29页 |
(二) 、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边界的打破 | 第29-38页 |
1、学习过程中人员关系的模糊 | 第29-32页 |
2、时间空间的限制予以打破 | 第32-34页 |
3、学科边界的打破 | 第34-36页 |
4、目标评价的模糊 | 第36-38页 |
(三) 、高中语文教学实施无边界学习的具体路径 | 第38-41页 |
1、学校方面的准备与条件的满足 | 第38-39页 |
2、教师方面的准备与条件的满足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