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级化学课案设计中问题引领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问题的提出 | 第8-12页 |
·课案的含义 | 第8-9页 |
·教学中使用课案的意义 | 第9-11页 |
·课案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建构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 | 第9-10页 |
·课案可以真正做到给学生“减负”,让学生轻松学习 | 第10页 |
·课案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各归其位” | 第10页 |
·课案可以帮助教师控制课堂和督促学生学习 | 第10页 |
·课案是学生复习时最好的资料 | 第10-11页 |
·课案的类型 | 第11页 |
·论文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 第11-12页 |
2、课案设计中的问题引领 | 第12-26页 |
·问题引领的发源及定义 | 第12-13页 |
·问题引领在课案中的意义 | 第13-14页 |
·问题引领的原则 | 第14-20页 |
·把握问题引领的整体性 | 第14-15页 |
·发挥问题引领的借助性 | 第15-16页 |
·注重问题引领的引申性 | 第16-17页 |
·坚持问题引领的丰富性 | 第17-18页 |
·体现问题引领的学习价值 | 第18-20页 |
·问题设计的方法 | 第20-25页 |
·问题引领要突出重点 | 第21页 |
·问题引领要有较强的启发性 | 第21-22页 |
·问题引领要结合实际,创设情境 | 第22页 |
·问题引领要有合理的层次性 | 第22-23页 |
·问题引领要考虑可行性和高效性 | 第23页 |
·问题设计应体现一定的趣味性 | 第23-24页 |
·问题设计要留有空间,引导学生自己提问 | 第24-25页 |
·问题引领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 | 第25页 |
·问题引领的评价策略 | 第25-26页 |
3 课案设计的案例 | 第26-35页 |
·制取氧气(新授) | 第26-30页 |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 | 第30-35页 |
4、研究结论 | 第35-41页 |
·课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使用效果 | 第35-40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附录 1 新授课《化学式与化合价(3)》教学实录 | 第43-48页 |
附录 2 学生成绩对比 | 第48-49页 |
附录 3 第一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 第49-54页 |
附录 4 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试卷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