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戏剧音乐理论论文--地方戏曲音乐论文

内蒙古西路二人台音乐技术现象探究--二人台音乐的旋律形态、多声因素运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研究成果第10-11页
     ·存在问题第11-12页
   ·研究方案第12-13页
     ·研究目标和拟解决问题第12-13页
     ·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第13页
   ·特色与创新第13-15页
     ·研究特色第13-14页
     ·创新之处第14-15页
第2章 二人台音乐概述第15-35页
   ·题材和种类第15-16页
     ·题材第15页
     ·种类第15-16页
   ·调式特点第16-21页
     ·徵调式第16-19页
     ·商调式第19-20页
     ·其它调式第20-21页
   ·曲式结构第21-26页
     ·两句头第21页
     ·四句头第21-24页
     ·其它结构第24-26页
   ·板式变化第26-35页
     ·亮调第27-29页
     ·慢板第29页
     ·慢二流水板第29-30页
     ·流水板第30-31页
     ·快二流水板第31-32页
     ·快板第32-35页
第3章 二人台的旋律形态第35-45页
   ·高潮第35-38页
     ·整部作品中的高潮第35-36页
     ·不同板式中的高潮第36-38页
   ·旋法第38-41页
     ·《五哥放羊》的旋法第38-39页
     ·《打连成》的旋法第39-40页
     ·《种洋烟》的旋法第40-41页
     ·旋法的运用特点第41页
   ·旋律与节奏第41-42页
     ·旋律的跳进和级进第41-42页
     ·旋律的节奏第42页
   ·终止第42-45页
     ·主音的上、下四度第42-43页
     ·顺音阶上行或下行第43页
     ·迂回式第43-45页
第4章 二人台的多声因素第45-55页
   ·唱腔中的多声因素第45-49页
     ·男女接应、交错式多声因素第45-46页
     ·男女重叠式多声因素第46-49页
   ·唱腔与伴奏结合的多声因素第49-52页
     ·唱腔与伴奏相结合的多声因素第50-51页
     ·伴奏乐器相结合的多声因素第51-52页
   ·隐藏的多声因素第52-55页
     ·单旋律中隐藏的多声因素第52-53页
     ·亮调中的隐伏声部第53-55页
第5章 配置和声第55-65页
   ·调式的确立第55-57页
     ·《五哥放羊》第55-56页
     ·《种洋烟》第56-57页
   ·调式和声功能的关系特点第57-58页
     ·徵调式第57-58页
     ·商调式第58页
   ·配置和声实践第58-62页
     ·徵调式第59-61页
     ·商调式第61-62页
   ·配置实践总结第62-65页
结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礼记·乐记》中乐舞的美学思想及其意境
下一篇:浅析中国流行合唱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