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提高新教师教学水平第11-12页
     ·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教学水平提高第12页
     ·推动国内高校师资培养模式改革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5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15-17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第2章 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第17-25页
   ·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涵义及理论第17-21页
     ·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涵义第17-19页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第19页
     ·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第19-21页
   ·教学的学术性理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学理论解读第21-22页
     ·教学的学术性理论背景及其涵义第21-22页
     ·教学的学术性理论与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第22页
   ·学习型组织理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管理学理论解读第22-24页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第22-23页
     ·终身学习与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制约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因素分析第25-34页
   ·新教师个人因素分析第25-30页
     ·教学能力发展受新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制约第25-27页
     ·教学能力发展受新教师知识结构的制约第27-29页
     ·教学能力发展受新教师教学能力的制约第29-30页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第30-33页
     ·高等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具有偏颇性第31页
     ·高等院校校本培训体系不健全第31-32页
     ·高等院校的教学考核机制不完善第32-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中美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比较研究第34-49页
   ·美国高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第34-42页
     ·美国NBPTS和NCATE性质和教师评价标准第34-38页
     ·密西根大学教师培训第38-39页
     ·内布拉斯加州—林肯大学新教师培训第39-42页
   ·我国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第42-45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新教师培训第42-45页
   ·中美高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比较分析第45-48页
     ·社会因素对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第45-46页
     ·大学在教师培养中扮演的角色存在差异第46-48页
     ·校本培训内容存在差异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对策研究第49-61页
   ·我国高等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对策研究第49-54页
     ·强化高校培训意识,确保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条件第49-51页
     ·完善教师认证制度,强化对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考核第51-52页
     ·立足学校,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平台第52-53页
     ·加强校本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53-54页
   ·我国高等院校新教师教学能力个人发展对策研究第54-60页
     ·增强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第54-55页
     ·掌握教学方法,提高理论基础第55-57页
     ·加强实践反思,提高教学技能第57-58页
     ·开展科学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第58-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儒家“慎独”思想应用于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探析
下一篇: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