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业的ERP实施方法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1 ERP实施与实施方法问题综述 | 第8-33页 |
1.1 实施(Implementation)概念 | 第9-10页 |
1.1.1 ERP的概念 | 第9页 |
1.1.2 实施概念 | 第9-10页 |
1.2 ERP系统及其发展简史 | 第10-19页 |
1.2.1 ERP管理系统的特点 | 第10-12页 |
1.2.2 ERP系统的管理目标 | 第12-13页 |
1.2.3 ERP管理思想 | 第13-16页 |
1.2.4 ERP系统的发展简史 | 第16-19页 |
1.3 ERP实施过程与问题分析 | 第19-33页 |
1.3.1 企业ERP实施的一般过程 | 第19-22页 |
1.3.2 面向实施顾问的实施方法 | 第22-25页 |
1.3.3 企业ERP实施问题分析 | 第25-29页 |
1.3.4 中国传统文化对实施ERP系统的影响 | 第29-33页 |
2 面向企业的ERP实施方法概要 | 第33-114页 |
2.1 ERP实施管理概论 | 第33-37页 |
2.1.1 实施管理的具体内容 | 第36页 |
2.1.2 ERP实施小组管理 | 第36-37页 |
2.2 ERP实施模型 | 第37-49页 |
2.2.1 实施概念模型 | 第37-40页 |
2.2.2 实施过程模型 | 第40-44页 |
2.2.3 实施组织模型 | 第44-49页 |
2.3 ERP实施方法的理论基础 | 第49-58页 |
2.3.1 企业实施ERP过程的创新扩散模式 | 第50-52页 |
2.3.2 企业现有管理系统与ERP系统的关系 | 第52-55页 |
2.3.3 企业对ERP管理系统的认知过程特点 | 第55-58页 |
2.4 实施方法的描述方法 | 第58-59页 |
2.4.1 描述的对象 | 第58页 |
2.4.2 实施方法描述的结构说明 | 第58-59页 |
2.5 ERP管理系统概念模式构建阶段 | 第59-66页 |
2.5.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59-65页 |
2.5.2 阶段实施策略与方法 | 第65-66页 |
2.5.3 阶段结果与文档 | 第66页 |
2.6 ERP合作伙伴选择阶段 | 第66-75页 |
2.6.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67-69页 |
2.6.2 选择的策略 | 第69-70页 |
2.6.3 合作伙伴选择的评价方法 | 第70-75页 |
2.6.4 阶段结果与文档 | 第75页 |
2.7 设施准备与培训阶段 | 第75-85页 |
2.7.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75-80页 |
2.7.2 成功实施ERP的标准问题 | 第80-82页 |
2.7.3 培训的策略与方法 | 第82-83页 |
2.7.4 ERP实施计划大纲 | 第83-85页 |
2.7.5 阶段结果与文档 | 第85页 |
2.8 ERP管理系统定义阶段 | 第85-92页 |
2.8.1 目标与任务 | 第85-89页 |
2.8.2 静态数据准备的策略与方法 | 第89-92页 |
2.8.3 阶段结果与文档 | 第92页 |
2.9 ERP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准备阶段 | 第92-101页 |
2.9.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93-97页 |
2.9.2 制定转换计划和实施方案 | 第97-101页 |
2.9.3 阶段结果与文档 | 第101页 |
2.10 ERP管理系统运行准备阶段 | 第101-105页 |
2.10.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101-103页 |
2.10.2 实施准备检查 | 第103-104页 |
2.10.3 阶段成果与文档 | 第104-105页 |
2.11 ERP管理系统转换阶段 | 第105-110页 |
2.11.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105-106页 |
2.11.2 系统转换的模式 | 第106-107页 |
2.11.3 工作变化的管理 | 第107-110页 |
2.11.4 阶段成果与文档 | 第110页 |
2.12 ERP管理系统持续改进阶段 | 第110-114页 |
2.12.1 阶段目标与任务 | 第111-112页 |
2.12.2 持续改进阶段的教育与培训 | 第112-113页 |
2.12.3 阶段成果与文档 | 第113-114页 |
3 面向企业的ERP实施方法总结 | 第114-118页 |
3.1 面向企业的ERP实施方法主要结论 | 第114页 |
3.2 本课题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14-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