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课程论文

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引言第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7-13页
 (一) 选题的意义第7-8页
 (二)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8-9页
 (三) 本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9页
 (四) 核心概念的界定第9-13页
  1.课程领导的内涵第9-10页
  2.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第10-12页
  3.课程领导专业化之"专业化"的含义及其标准第12-13页
  4.初中课程领导的特殊性第13页
二、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第13-31页
 (一) 现行中小学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第13-14页
 (二) 影响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的因素第14-20页
  1.主观因素——目前校长在课程领导中存在的误区第14-18页
   (1) 校长的课程领导意识欠缺第16-17页
   (2) 校长欠缺课程发展和课程领导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是课程领导实施的瓶颈第17-18页
   (3) 校长缺少课程发展和课程领导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时间第18页
  2.客观因素——来自不同层面的外界干预第18-20页
   (1)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教学干涉过多第18-19页
   (2) 来自家长和社区的干预第19-20页
 (三) 影响校长课程领导与学校课程发展关系的因素第20-31页
  1.新课程设置的方向与课程领导专业化第20-22页
   (1) 新旧课程设计的变革趋势探查第20页
   (2)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的变革第20-21页
   (3) 课程领导专业化环境下新课程结构改革的主要特点第21页
   (4) 新课程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第21-22页
   (5) 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与新的教材观第22页
  2.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中校长课程领导与课程决策第22-26页
   (1) 课程决策及其机制的定义第22-25页
   (2) 校长课程领导在课程决策中的作用第25-26页
  3.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之课程实施第26-29页
   (1) 课程实施及其取向含义第26-27页
   (2) 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第27-29页
  4.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与课程评价的关系第29-31页
   (1) 课程评价改革与课程领导专业化问题研究中的校长课程领导第29页
   (2) 教师评价的改革重点第29-30页
   (3) 学生评价的改革重点第30页
   (4) 对课程实施评价的改革重点第30页
   (5) 课程领导专业化中校长课程领导与课程评价的作用第30-31页
三、实现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的策略思考第31-37页
 (一) 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要求校长角色适时转变第31-33页
  1.传统课程管理下的校长角色第31-32页
  2.课程领导背景下校长的新角色第32页
  3.新课程背景下校长的角色定位第32-33页
 (二) 校长引领"教育一线协作体"完成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第33-37页
  1.校长积极发挥其在"教育一线协作体"课程领导专业化中的作用第33-34页
   (1) 课程观念更新——校长课程领导的"第一要务"第33页
   (2) 让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校长课程领导的不竭源泉第33-34页
   (3) 抓好课程的评价、引导和课堂"诊断"把握校长课程领导的"风向标"和"晴雨表"第34页
  2.根据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谋求校长课程领导的新突破第34-36页
   (1) 探究课程目标与行动的关系第35页
   (2) 做好相关测量,科学有序推进课程与教学的改革第35页
   (3) 分析形势、展望未来、扬长补短,全面发展第35-36页
   (4) 充分组织,有效协调,构建课程领导美好愿景第36页
  3.实施有效的初中课程领导专业化的策略第36-37页
   (1) 把握良好时机,引领成员明确办学理念,制定学校科学可行可持续的发展计划第36页
   (2) 着力健全以本校为基地的课程领导专业化之课程开发的组织第36-37页
   (3) 组织合作、向上的教师团队,形成制度化的工作模式,积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第37页
   (4) 关注个体差异,以高度负责的严谨治学态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第37页
四、结语第37-38页
尾注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附录A:教育一线协作体第40页
附录B:我的考试观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自主管理的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以大连四所高中为例
下一篇:初中生反思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