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第一节 舒曼的生平简介与创作背景 | 第9-11页 |
一 生平简介 | 第9页 |
二 创作背景 | 第9-11页 |
1、政治环境 | 第9-10页 |
2、文化环境 | 第10页 |
3、音乐环境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关于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 | 第11-12页 |
一 套曲简介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音乐形象及创作特色 | 第12-26页 |
第一节 音乐形象分析 | 第12-19页 |
一 羞涩与激动 | 第12-15页 |
二 惊慌与幸福 | 第15-16页 |
三 期待与喜悦 | 第16-18页 |
四 悲伤与回味 | 第18-19页 |
第二节 音乐创作特色 | 第19-26页 |
一 诗的音乐 | 第19-20页 |
二 民歌音调的运用 | 第20-23页 |
三 钢琴伴奏在套曲中的重要作用 | 第23-26页 |
第三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声乐形象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不同年龄阶段的声音造型特点 | 第26-34页 |
一 少女 | 第27-29页 |
二 婚前 | 第29-30页 |
三 婚后 | 第30-34页 |
第二节 情感、心理变化的声音造型特点 | 第34-38页 |
一 内心情感的表达 | 第34-36页 |
1、相思、惆怅与喜悦 | 第34-35页 |
2、忧伤、悲痛与绝望 | 第35-36页 |
二人物性格的刻画 | 第36-37页 |
1、善良、娴静与自卑 | 第36页 |
2、柔顺、真诚与坚定 | 第36-37页 |
三 复杂心理的变化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妇女的爱情与生活》体现的美学特征 | 第38-43页 |
一 形式的美 | 第38-39页 |
二 诗化的美 | 第39-40页 |
三 浪漫的美 | 第40-41页 |
四 悲剧的美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