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教科书概况 | 第10-24页 |
第一节 以模块作为课程结构的基本单位 | 第10-15页 |
一、课程结构与模块 | 第10-11页 |
二、必修部分教科书的体系 | 第11-13页 |
三、选修部分教科书的体系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以专题作为必修课本的基本单位 | 第15-20页 |
一、突破传统 | 第15-16页 |
二、内部结构 | 第16-18页 |
三、呈现方式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经典性、时代性与多元文化兼顾的选文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教科书主要特色 | 第24-50页 |
第一节 以人为本 | 第24-29页 |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 | 第24-27页 |
二、以教师发展为本 | 第27-29页 |
第二节 注重整合 | 第29-41页 |
一、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 | 第29-30页 |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 第30-31页 |
三、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整合 | 第31-40页 |
四、学习材料的整合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引导学习 | 第41-45页 |
一、文本研习 | 第42-43页 |
二、问题探讨 | 第43-44页 |
三、活动体验 | 第44-45页 |
第四节 倡导开放 | 第45-50页 |
一、把握传统与现代、民族化与全球化的关系 | 第45-46页 |
二、体现生活化、综合化的理念 | 第46-48页 |
三、构建开放、有序的教科书体系 | 第48-50页 |
第三章 教科书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50-79页 |
第一节 学生使用情况调查 | 第50-61页 |
一、对教科书的态度及适应程度 | 第50-52页 |
二、对教科书内容的认同度 | 第52-58页 |
三、学生学习习惯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 第58-61页 |
第二节 教师使用情况调查 | 第61-71页 |
一、对教科书的态度及适应程度 | 第61-62页 |
二、对教科书内容的认同度 | 第62-67页 |
三、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 | 第67-71页 |
第三节 调查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 第71-79页 |
一、教科书为师生认可的主要长处分析 | 第71-72页 |
二、教科书使用中存在的困难分析 | 第72-79页 |
第四章 几点建议 | 第79-97页 |
第一节 给教师的建议 | 第79-89页 |
一、转变观念 | 第80-83页 |
二、立足文本 | 第83-87页 |
三、把握特点 | 第87-89页 |
第二节 给编者的建议 | 第89-97页 |
一、关于教科书的结构体例 | 第89-90页 |
二、关于选文 | 第90-93页 |
三、关于语文知识 | 第93-97页 |
结语 | 第97-98页 |
附录 | 第98-116页 |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98-102页 |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及使用情况调查问卷(教师卷) | 第102-106页 |
三、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入选篇目一览表 | 第106-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9页 |
致谢 | 第119-120页 |
发表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