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企业领导论文

中国总经理影响力研究及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英文摘要)第5-13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37页
 1.1 课题目的、创新点和意义第13-14页
  1.1.1 课题的目的第13页
  1.1.2 创新点第13-14页
  1.1.3 课题的意义第14页
 1.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31页
  1.2.1 总经理魅力方面的研究第16-20页
  1.2.2 总经理价值观与总经理影响力的关系第20-22页
  1.2.3 总经理影响力的形成第22-24页
  1.2.4 总经理的组织内部影响力研究第24-27页
  1.2.5 总经理组织外部影响力研究第27-28页
  1.2.6 影响力与企业业绩关系研究第28-30页
  1.2.7 总经理影响力度量方面的研究第30-31页
 1.3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第31-36页
  1.3.1 总经理影响力的专门性研究第33页
  1.3.2 非权力性影响力的研究第33-34页
  1.3.3 总经理影响力对组织内外作用的研究第34-35页
  1.3.4 总经理影响力度量研究第35-36页
 1.4 理论基础、依据第36-37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和框架第37-55页
 2.1 权力、领导力、影响力、魅力概念辨析与总经理“影响力”操作性定义的界定第37-41页
 2.2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的影响力研究、基本假设、模型第41-51页
  2.2.1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与企业文化第42-43页
  2.2.2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与员工第43-44页
  2.2.3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与经营业务第44页
  2.2.4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与知识信息第44-46页
  2.2.5 员工个体特点、企业特征、总经理个体特点与总经理影响力第46-48页
  2.2.6 总经理影响力与员工对总经理的总体评价的关系第48-50页
  2.2.7 中国总经理影响力假设模型第50-51页
 2.3 总经理组织外部影响力第51页
 2.4 总经理与企业业绩相关性研究及基本假设第51-52页
 2.5 总经理影响力的产生条件和培育第52-55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问卷的开发第55-63页
 3.1 开放式问卷实施和开发:内容效度的分析和检验第55-59页
  3.1.1 开放式问卷的设计第55-56页
  3.1.2 抽样和施测第56页
  3.1.3 问卷分析第56-59页
  3.1.4 小结第59页
 3.2 封闭式问卷设计和完善第59-63页
  3.2.1 问卷设计的前期研究工作第60页
  3.2.2 操作性定义第60页
  3.2.3 问卷结构设计第60-61页
  3.2.4 选项、标尺、题目数量和形式设计第61-63页
第四章 封闭式问卷抽样第63-70页
 4.1 样本对象的确定第63页
 4.2 样本的范围第63页
 4.3 抽样的方法第63-64页
 4.4 首次抽样的样本分布情况第64-66页
  4.4.1 样本基本情况第64-65页
  4.4.2 样本所在企业总经理主要信息分布情况第65-66页
 4.5 二次抽样样本分布情况第66-70页
  4.5.1 样本基本情况第66-68页
  4.5.2 样本所在企业总经理主要信息分布情况第68-70页
第五章 信度、效度分析:总经理影响力测量工具的产生第70-92页
 5.1 问卷初稿的前期修订第70-71页
 5.2 项目分析第71-74页
  5.2.1 主要方法第71页
  5.2.2 以北京地区为重点的127个样本检验分析结果第71-73页
  5.2.3 以全国经济发展代表地区为对象的检验分析结果第73页
  5.2.4 变量项目检验——全国经济发展代表地区样本为对象第73-74页
 5.3 因素分析:结构效度检验第74-79页
 5.4 信度检验分析第79-83页
  5.4.1 采用的主要方法第79页
  5.4.2 全国抽样——872个样本信度分析结果第79-83页
  5.4.3 小结第83页
 5.5 问卷修订第83-85页
 5.6 后续研究的数据基础和各类别统计分布情况第85-88页
  5.6.1 员工变量主要类别描述第85-86页
  5.6.2 企业变量主要类别描述第86页
  5.6.3 总经理变量的主要类别分布情况第86-88页
 5.7 根据因素分析结果修订相关基本假设和总经理影响力假设模型第88-92页
第六章 不同样本员工类别变量、不同样本企业类别变量和不同样本总经理类别变量情况下,总经理对各个层面影响及影响力大小的差异性分析及相关基本假设检验第92-120页
 6.1 基本假设、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第92-93页
 6.2 第一组假设的检验分析第93-100页
  6.2.1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员工的检验分析第94页
  6.2.2 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类型的检验分析第94-96页
  6.2.3 不同职务员工类别的检验分析第96-97页
  6.2.4 不同工作内容员工类别的检验分析第97页
  6.2.5 不同服务时间员工类别的检验分析第97-100页
 6.3 第二组假设的检验分析第100-103页
  6.3.1 不同资本性质企业类别的检验第100-101页
  6.3.2 不同经营性质企业类别的检验第101页
  6.3.3 上市与否企业类别的检验第101-103页
  6.3.4 不同规模企业类别的检验第103页
 6.4 第三组假设的检验分析第103-115页
  6.4.1 不同领导类型总经理的检验第104-105页
  6.4.2 不同业务侧重总经理的检验第105-108页
  6.4.3 不同风险倾向总经理的检验第108-110页
  6.4.4 不同性格倾向总经理的检验第110-111页
  6.4.5 不同性别总经理的检验第111页
  6.4.6 不同文化程度总经理的检验第111-113页
  6.4.7 不同上任阶段总经理的检验第113页
  6.4.8 不同权力类型总经理的检验第113-115页
 6.5 交互作用分析研究第115-120页
第七章 总经理影响力和各维度与总体评价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量表间相关分析,相关假设检验第120-124页
 7.1 需要检验的基本假设和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第120页
 7.2 第四组假设的检验结果第120-121页
 7.3 第五组假设的检验结果第121-124页
  7.3.1 经营业务方面变量的情况第121页
  7.3.2 员工方面变量的情况第121页
  7.3.3 企业文化方面变量的情况第121-124页
第八章 总经理影响力假设模型以及相关基本假设检验:多元回归分析第124-134页
 8.1 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第124页
 8.2 第六组假设的检验结果第124-126页
  8.2.1 三维度检验分析第124-125页
  8.2.2 各变量检验分析:各变量是否对总经理总体评价有预测作用第125-126页
 8.3 第七组假设的检验结果、对总经理影响力模型的修订:总经理影响力及其四个方面的总值与企业发展财务数据的相关分析第126-129页
 8.4 总经理影响力构成维度路径分析第129-134页
  8.4.1 主要采用的方法第129页
  8.4.2 影响路径和检验第129-134页
第九章 总经理影响力来源、渠道分析第134-142页
 9.1 第八组假设检验分析第134-137页
  9.1.1 不同了解渠道的检验第134-135页
  9.1.2 总经理个体影响来源的检验第135-137页
 9.2 影响力模型修订和建立第137-142页
第十章 结论: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理论及应用第142-174页
 10.1 影响力是总经理实现企业有效管理、体现领导能力的本质所在第142-145页
 10.2 总经理在组织内部影响力构成要素第145-150页
  10.2.1 总经理在经营业务方面的影响第145-147页
  10.2.2 总经理在员工方面的影响第147-149页
  10.2.3 总经理在企业文化方面的影响第149-150页
 10.3 员工特点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50-154页
  10.3.1 不同文化程度员工类型,总经理影响力差异显著第151-152页
  10.3.2 不同职务员工类型,总经理影响力差异显著第152页
  10.3.3 不同服务时间员工类型,总经理影响力差异显著第152-154页
 10.4 企业特征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54-157页
  10.4.1 不同资本性质企业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关系第154-157页
  10.4.2 上市与否企业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关系第157页
 10.5 总经理特征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57-162页
  10.5.1 不同领导类型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58-159页
  10.5.2 不同业务侧重总经理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59-160页
  10.5.3 不同风险倾向总经理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60页
  10.5.4不同文化程度总经理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60-161页
  10.5.5 不同上任阶段总经理与总经理组织内部影响力之间的关系第161-162页
 10.6 员工特征、总经理特征交互作用分析结果第162-163页
 10.7 总经理影响力对员工总体评价有较强的预测水平第163-164页
 10.8 总经理影响力与财务业绩指标的关系第164页
 10.9 总经理各种影响方式效果第164-166页
 10.10 总经理个体影响来源效果第166-168页
 10.11 中国总经理影响力模型及测量问卷的应用第168-170页
  10.11.1 结论部分应用概述第168-170页
  10.11.2 总经理影响力测量问卷的应用第170页
 10.12 总经理影响力研究的后续工作第170-171页
 10.13 小结第171-174页
参考文献第174-188页
致谢及声明第188-190页
附录1 总经理影响力研究调查问卷(开放式)第190-192页
附录2 总经理影响力研究调查(检验前)第192-196页
附录3 因子分析结果第196-202页
附录4 信度检验结果第202-206页
附录5 总经理影响力测量问卷(修订)第206-212页
附录6 不同性别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12-214页
附录7 不同年龄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14-222页
附录8 不同学历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22-232页
附录9 不同职务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32-240页
附录10 不同工作内容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40-250页
附录11 不同服务时间员工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50-262页
附录12 不同资本性质企业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62-280页
附录13 不同经营内容企业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80-288页
附录14 上市公司与否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88-294页
附录15 不同规模企业的差异检验结果第294-302页
附录16 不同类型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02-312页
附录17 不同工作侧重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12-332页
附录18 不同风险倾向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32-342页
附录19 不同性格倾向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42-350页
附录20 不同学历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50-362页
附录21 不同上任阶段总经理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62-374页
附录22 交互作用——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第374-380页
附录23 三维度或三维度内部各变量与总体评价间相关关系检验结果第380-384页
附录24 各变量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总体评价)第384-388页
附录25 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第388-392页
附录26 复回归分析结果第392-396页
附录27 了解渠道的差异检验结果第396-408页
附录28 了解渠道的差异检验结果第408-434页
附录29 首次抽样(北京地区)至少包含的企业第434-436页
附录30 二次抽样(全国范围)至少包含的企业第436-444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44页

论文共4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球磨煤机自动选钢球装置的开发和实验研究
下一篇:美国法上董事的注意义务及对我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