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一)案例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三、研究设计 | 第13-1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4-16页 |
(一)案例 | 第14-15页 |
(二)案例教学 | 第15-16页 |
五、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注释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的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一、案例的选取 | 第18-19页 |
(一)案例必须要有目的性 | 第18页 |
(二)案例必须是真实可信的 | 第18页 |
(三)案例必须适合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 第18-19页 |
(四)案例要表达清晰、内容丰富 | 第19页 |
(五)锻炼学生自己选取案例 | 第19页 |
二、案例的呈现 | 第19-20页 |
(一)情境再现,分角色表演 | 第19-20页 |
(二)做好铺垫,选择最恰当的时间 | 第20页 |
(三)现代方法与传统方法相融合 | 第20页 |
三、案例的讨论 | 第20-22页 |
(一)全班讨论与小组讨论选择合适的形式 | 第21页 |
(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 第21页 |
(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 | 第21-22页 |
(四)合理选取发言者 | 第22页 |
四、教师的总结、评价 | 第22-23页 |
(一)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总结 | 第22页 |
(二)教师对学生表现情况的评价 | 第22-23页 |
注释 | 第23-24页 |
第三章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的现状分析 | 第24-37页 |
一、问卷说明 | 第24-26页 |
(一)问卷的编制 | 第24页 |
(二)问卷的回收及数据处理 | 第24页 |
(三)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第24-26页 |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37页 |
(一)学生及公共教育学课基本情况分析 | 第26-28页 |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28-37页 |
第四章 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策略 | 第37-45页 |
一、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一)公共教育学课课程设置不合理,影响教学效果 | 第37-38页 |
(二)案例选取随意性大,缺乏统一衡量标准 | 第38-39页 |
(三)案例呈现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 第39-40页 |
(四)案例讨论分组形式不合理,学生发言不积极 | 第40页 |
(五)教师总结评价不到位,缺乏学生参与 | 第40-41页 |
二、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中案例应用的策略 | 第41-45页 |
(一)调整课程设置,提高教育学课地位 | 第41-42页 |
(二)建立案例资源库,统一衡量标准 | 第42页 |
(三)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呈现方式 | 第42-43页 |
(四)合理进行分组,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 第43页 |
(五)以学生为主体,全面进行评价 | 第43-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