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字教学研究——基础汉语教材的汉字教学内容分析
一、 引言 | 第1-7页 |
1.1 研究的范围 | 第5页 |
1.2 研究的价值 | 第5页 |
1.3 前人的研究 | 第5-7页 |
二、 教材的分析研究 | 第7-27页 |
2.1 教材的选择 | 第7-8页 |
2.2 第一类教材的研究 | 第8-12页 |
2.2.1 包含的汉字知识 | 第8页 |
2.2.2 笔画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8-9页 |
2.2.2.1 包含的笔画及其存在方式 | 第8-9页 |
2.2.2.2 包含的笔画练习 | 第9页 |
2.2.3 笔顺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9-10页 |
2.2.3.1 包含的笔顺及其存在方式 | 第9-10页 |
2.2.3.2 包含的笔顺练习 | 第10页 |
2.2.4 所教汉字的分析 | 第10-12页 |
2.2.4.1 生字表的出现范围 | 第10-11页 |
2.2.4.2 生字的处理方式 | 第11-12页 |
2.2.5 小结 | 第12页 |
2.3 第二类教材的研究 | 第12-26页 |
2.3.1 课本和练习册承担汉字教学内容的分工 | 第12-14页 |
2.3.2 包含的汉字知识及其设置方式 | 第14-16页 |
2.3.3 笔画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16-18页 |
2.3.3.1 包含的笔画方面的知识 | 第16页 |
2.3.3.2 所教笔画及其教授方式 | 第16-18页 |
2.3.3.3 包含的笔画练习 | 第18页 |
2.3.4 笔顺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18-21页 |
2.3.4.1 包含的笔顺方面的知识 | 第18-19页 |
2.3.4.2 所教笔顺及其教授方式 | 第19-20页 |
2.3.4.3 包含的笔顺练习 | 第20-21页 |
2.3.5 结构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21-22页 |
2.3.5.1 包含的结构方面的知识 | 第21页 |
2.3.5.2 结构方面知识的教授方式 | 第21页 |
2.3.5.3 包含的结构练习 | 第21-22页 |
2.3.6 部件方面的知识和练习 | 第22-24页 |
2.3.6.1 包含的部件方面的知识及其教授方式 | 第22-23页 |
2.3.6.2 包含的部件练习 | 第23-24页 |
2.3.7 所教汉字的分析 | 第24-26页 |
2.3.7.1 生字表的出现范围 | 第24-25页 |
2.3.7.2 生字的处理方式 | 第25-26页 |
2.3.8 小结 | 第26页 |
2.4 两类教材的比较 | 第26-27页 |
三、 总结 | 第27-29页 |
3.1 基础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的较好的处理方式 | 第27-28页 |
3.2 基础汉语教材中汉字教学的不足 | 第28-29页 |
四、 思考 | 第29-32页 |
4.1 汉字教学的独立地位 | 第29页 |
4.2 汉字教学的设置时期 | 第29页 |
4.3 汉字教学与语法教学的关系 | 第29-30页 |
4.4 几种汉字教学改革思路的可行性探讨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