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感性声音结构问题的提出和它所讨论的范围 | 第9-22页 |
一、感性声音结构问题的有关背景及其学科范畴和研究程序 | 第10-12页 |
二、感性声音结构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三、本论文中涉及的几个相关问题 | 第17-20页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感性声音结构的建构方式 | 第22-68页 |
第一节 音乐审美中的感性及相关问题 | 第22-30页 |
一、音乐是以纯感性方式进行审美的艺术 | 第22-25页 |
二、音乐审美中的感性的基本属性分析 | 第25-29页 |
三、本论文研究感性的方式及程序 | 第29-30页 |
第二节 以调性为主导的感性方式 | 第30-42页 |
一、调及调性功能的感知特征 | 第30-35页 |
二、调性音乐作品的感性描述和分析 | 第35-39页 |
三、以调性为依托的感性声音结构 | 第39-42页 |
第三节 以音调为主导的感性声音结构方式 | 第42-51页 |
一、音调的感性表现方式及内涵 | 第42-44页 |
二、以音调为主导的音乐作品感性描述和分析 | 第44-50页 |
三、以音调为主导的感性声音结构 | 第50-51页 |
第四节 以其他方式为主导的感性声音结构方式 | 第51-64页 |
一、音色的感知特征和感性分析 | 第52-55页 |
二、节奏的感知特征和感性分析 | 第55-60页 |
三、力度的感知特征和感性分析 | 第60-63页 |
四、以节奏、音色、力度等要素为依托的感性声音结构 | 第63-6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65-68页 |
第二章 感性声音结构的先验潜能及经验显能 | 第68-103页 |
第一节 康德的先验感性形式 | 第68-76页 |
一、康德《先验感性论》中的时空观 | 第70-73页 |
二、康德《先验感性论》的哲学批判及其价值 | 第73-76页 |
第二节 听觉感性中先验潜能的表现 | 第76-83页 |
一、听觉感性中空间先验形式的表现 | 第77-78页 |
二、听觉感性中时间先验形式的表现 | 第78-82页 |
三、先验感性形式中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及意义 | 第82-83页 |
第三节 听觉感性中经验能力的显现 | 第83-92页 |
一、空间先验感性形式在经验中的显现 | 第83-87页 |
二、时间先验感性形式在经验中的显现 | 第87-90页 |
三、感性声音结构在经验中的显现 | 第90-92页 |
第四节 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及音乐美学意义 | 第92-100页 |
一、音乐美学中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2-96页 |
二、感性声音结构的内涵 | 第96-98页 |
三、感性声音结构的音乐美学意义 | 第98-100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00-101页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101-103页 |
第三章 感性声音结构之上的意义彰显 | 第103-150页 |
第一节 音乐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 | 第103-114页 |
一、音乐形式规范及历史风格的认知 | 第103-108页 |
二、主体听觉经验 | 第108-111页 |
三、个体审美情感经验 | 第111-114页 |
第二节 审美经验在审美体验中的作用方式 | 第114-124页 |
一、认知经验在感觉中的消融 | 第115-118页 |
二、声音感知及理解能力在感知、情感经验中的提升 | 第118-120页 |
三、音乐审美作为纯感性的体验过程 | 第120-124页 |
第三节 音乐作品的结构化体验 | 第124-136页 |
一、音乐审美的结构化体验 | 第124-127页 |
二、理查·斯特劳斯《死与净化》(Op.24)的结构化体验过程分析 | 第127-136页 |
三、由此得到的结论 | 第136页 |
第四节 音乐意义在结构化审美体验中的显现 | 第136-147页 |
一、音乐意义的内涵及其显现方式的相关论述 | 第137-141页 |
二、想像力对感性的规定性和感性内容的综合 | 第141-142页 |
三、音乐意义在先验统觉上的显现 | 第142-147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148-150页 |
第四章 音乐审美判断的感性四契机 | 第150-166页 |
第一节 感性质的契机 | 第150-154页 |
一、质的原理—作为知觉的预测 | 第151-152页 |
二、感性质的契机—感性声音结构建立的本质规定 | 第152-154页 |
第二节 感性量的契机 | 第154-157页 |
一、量的原理—关于直观的公理 | 第154-155页 |
二、感性量的契机—感性状态的程度限定 | 第155-157页 |
第三节 感性关系的契机 | 第157-161页 |
一、关系的原理—经验的类比 | 第157-159页 |
二、感性关系契机—多层次声音对比在感性状态中的展现 | 第159-161页 |
第四节 感性模态契机 | 第161-164页 |
一、模态的原理—一般经验思维的公设 | 第161-162页 |
二、感性模态契机—感性声音结构自身的模态认同 | 第162-164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164-165页 |
引用参考文本 | 第165-166页 |
结论 | 第166-170页 |
一、感性声音结构 | 第166-168页 |
二、音乐审美判断及感性契机 | 第168-169页 |
三、结语 | 第169-170页 |
附录一: 吴佳/音乐美学博士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本 | 第170-180页 |
附录二: 吴佳/音乐美学博士学位论文音乐作品个例 | 第180-182页 |
附录三: 吴佳/音乐美学博士学位论文人名索引 | 第182-195页 |
后记 | 第195-1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