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第一节 "华语"视角下的新词语 | 第8-17页 |
第二节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第22-26页 |
第二章 华语新词语的构词单位 | 第26-53页 |
第一节 构词单位的界定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华语核心内新词构词单位的状况 | 第27-45页 |
第三节 从区域差异和互动看华语新词语的构词单位 | 第45-5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51-53页 |
第三章 华语新词语的构词法 | 第53-83页 |
第一节 从新词语看构词法中不同类型的比例消长 | 第53-58页 |
第二节 新动词的成素配列 | 第58-74页 |
第三节 华语新词语中的新生构词方式 | 第74-77页 |
第四节 华语区域变体构词上的一些特点 | 第77-80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80-83页 |
第四章 华语新词语的造词法 | 第83-113页 |
第一节 三字格新词的造词模式 | 第84-90页 |
第二节 华语区同义异形新词的造词比较 | 第90-108页 |
第三节 关于华语新词语造词主体和造词力问题的一些思考 | 第108-11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华语新词语的词义发展变化 | 第113-137页 |
第一节 华语核心内的新词多新义现象 | 第113-124页 |
第二节 华语视角下对当代词语中褒贬色彩义变化的再认识 | 第124-135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35-137页 |
第六章 华语新词语的传播扩散与区域互动 | 第137-162页 |
第一节 华语新词语的传播扩散 | 第137-148页 |
第二节 华语新词语的区域互动 | 第148-16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60-162页 |
第七章 结论及余论 | 第162-168页 |
第一节 结论 | 第162-164页 |
第二节 余论 | 第164-168页 |
注释 | 第168-171页 |
参考文献 | 第171-181页 |
图表索引 | 第181-182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182-183页 |
后记 | 第183-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