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元(1271~1368年)论文

元代温州路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绪论第14-30页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第14-18页
 二、研究综述第18-25页
 三、研究资料和方法第25-27页
 四、论文框架结构第27-30页
第一章、宋元易代之际的温州第30-59页
 第一节、陈宜中与南宋王朝的覆灭第30-40页
 第二节、元朝统治在温州的确立第40-50页
 第三节、元初温州的遗民群体第50-59页
第二章、元代温州的政务第59-161页
 第一节、元代温州路的经济第59-92页
  一、建置沿革和户口第59-63页
  二、赋税征收和差役征发第63-69页
  三、盐政第69-77页
  四、粮食海运第77-82页
  五、交通和商业贸易第82-92页
 第二节、农业水利与荒政第92-118页
  一、农业第93-94页
  二、水利兴修第94-108页
  三、自然灾害和政府救济第108-118页
 第三节、军事管理和司法审判第118-129页
  一、军事驻防和捕盗第118-123页
  二、司法审判第123-129页
 第四节、温州路的教育第129-161页
  一、元代文教政策和学校建设第129-137页
  二、学产学田第137-146页
  三、学制和学官第146-152页
  四、多元教育体系的形成第152-161页
第三章、元代朱子学在温州士人中的传播与永嘉学派的沉浮第161-182页
 第一节、元代朱学在温州士人中的传播第161-167页
 第二节、温州朱学成就第167-171页
 第三节、元代思想界中的永嘉学派第171-175页
 第四节、永嘉学派衰落的再思考第175-182页
第四章、元代温州地区的士大夫群体第182-244页
 第一节、温州家族在元代的发展第182-216页
  一、故宋世家大族的沉沦和延续第183-201页
  二、士大夫的婚姻和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第201-211页
  三、家庭内部关系第211-216页
 第二节、元代温州的宗族第216-237页
  一、修族谱第217-223页
  二、祠堂和祖先祭祀第223-230页
  三、族产和宗族乡党间的慈善活动第230-237页
 第三节、元代温州士大夫群体的生活和交游第237-244页
  一、隐居生活第237-240页
  二、士大夫群体间的交游第240-244页
第五章、元代温州的宗教第244-296页
 第一节、佛教第244-277页
  一、元代温州的佛教寺院第245-257页
  二、佛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第257-268页
  三、高僧大德传第268-277页
 第二节、道教第277-296页
  一、元代温州道教宫观与神衹庙宇的修建第278-287页
  二、道教和温州社会的关系第287-291页
  三、高道传第291-296页
第六章、元明之际的温州社会第296-333页
 第一节、元末动乱和温州士人的动向第296-312页
 第二节、豪杰并起的局面第312-322页
  一、方国珍割据下的温州第312-316页
  二、占领平阳州的周嗣德集团第316-322页
 第三节、新朝背景下的温州第322-333页
  一、温州入明过程第322-328页
  二、新朝背景下的温州士人第328-333页
结论第333-338页
参考文献第338-350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一览第350-351页
后记第351-352页

论文共3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余甘根苷B抗柯萨奇病毒B3作用及机制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区域变异与互动视角下的华语新词新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