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7页 |
·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6页 |
·现实背景 | 第10页 |
·理论背景 | 第10-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及可持续发展概述 | 第17-27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及其区域效应分析 | 第17-20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17-18页 |
·产业集群区域效应分析 | 第18-20页 |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 第20-24页 |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第20-23页 |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性特征 | 第23页 |
·产业集群衰退的成因分析 | 第23-24页 |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与发展可持续性的动力 | 第24-27页 |
·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第24页 |
·产业集群发展可持续性的动力 | 第24-27页 |
第三章 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 | 第27-35页 |
·泉州产业集群发展的历程 | 第27-32页 |
·开始萌发(1979年-1992年) | 第27-28页 |
·逐步显现(1992年-1997年) | 第28-30页 |
·提速发展(1997年-2003年) | 第30-31页 |
·确立优势(2003 年至今) | 第31-32页 |
·泉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 第32页 |
·泉州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32-35页 |
·区域化塑造产业集群的特色 | 第32-33页 |
·产业集群中家族企业占有比较高的比例 | 第33页 |
·产业链增强产业集群内合力 | 第33-34页 |
·市场拓展产业集群的生命力 | 第34页 |
·工业园区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载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泉州产业集群生命周期概况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35-60页 |
·泉州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的界定 | 第35-57页 |
·石狮晋江服装纺织产业集群 | 第35-36页 |
·晋江运动鞋产业集群 | 第36-37页 |
·泉州箱包产业集群 | 第37-38页 |
·南安石材产业集群 | 第38-40页 |
·泉港石化产业集群 | 第40-41页 |
·磁灶建陶产业集群 | 第41-42页 |
·南安水暖器材产业集群 | 第42-43页 |
·罗山糖果食品产业集群 | 第43-45页 |
·安溪乌龙茶产业集群 | 第45-46页 |
·惠安石雕产业集群 | 第46-48页 |
·德化陶瓷产业集群 | 第48-49页 |
·泉州树脂工艺产业集群 | 第49-51页 |
·安溪藤铁工艺产业集群 | 第51-52页 |
·安海玩具产业集群 | 第52-53页 |
·泉州电子产业集群 | 第53-54页 |
·东石制伞产业集群 | 第54-57页 |
·泉州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 第57-60页 |
·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 第57-58页 |
·支撑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 第58页 |
·部分产业协作配套不紧密 | 第58-59页 |
·产业集群的发展环境滞后 | 第59-60页 |
第五章 保持泉州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构建 | 第60-66页 |
·基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政策构建 | 第60-62页 |
·保持泉州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一些具体对策 | 第62-66页 |
·加快创新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 第62-63页 |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定位要准确,建立制度创新体系 | 第63页 |
·对集群内的产业链进行整合,增强产业集群竞争力 | 第63-64页 |
·大力促进集群内企业的充分合作与有效竞争,建立协同发展机制 | 第64页 |
·重视幼小产业集群的培育,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 | 第64-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