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管理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18页 |
·选题的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及成果评价 | 第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财务危机管理概述 | 第18-25页 |
·财务危机的界定 | 第18-19页 |
·国外文献的界定 | 第18页 |
·国内文献的界定 | 第18-19页 |
·财务危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 | 第19-21页 |
·财务危机的特点 | 第21-22页 |
·财务危机具有客观积累性 | 第21页 |
·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 | 第21页 |
·财务危机具有灾难性 | 第21页 |
·财务危机的可预见性 | 第21-22页 |
·财务危机具有可逆性 | 第22页 |
·财务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22-25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现状分析 | 第25-41页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现状 | 第25-32页 |
·ST 公司的行业分布 | 第25-29页 |
·ST 公司的地区分布 | 第29-32页 |
·ST 公司财务危机的具体表现 | 第32-34页 |
·长期亏损 | 第32-33页 |
·销售连年下降 | 第33页 |
·财务状况恶化 | 第33页 |
·资金极度短缺 | 第33-34页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 | 第34-40页 |
·导致财务危机的宏观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导致财务危机的微观因素分析 | 第35-39页 |
·其他因素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财务危机防范机制 | 第41-48页 |
·制度性防范措施 | 第41-45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41-43页 |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3-45页 |
·具体防范措施 | 第45-47页 |
·优化债务结构,防止过度负债 | 第45-46页 |
·加强现金流量管理 | 第46页 |
·选择最佳的资本结构 | 第46页 |
·树立危机意识 | 第46-47页 |
·重视企业创新,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第47页 |
·培育和完善良好的企业环境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5 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 第48-73页 |
·财务危机预警方法评析 | 第48-56页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性分析 | 第48-50页 |
·财务危机预警的定量分析 | 第50-56页 |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 第56-71页 |
·研究样本的选择 | 第56-57页 |
·研究变量的选择 | 第57-61页 |
·用因子分析法浓缩财务指标 | 第61-68页 |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财务危机处理与恢复机制 | 第73-86页 |
·危机处理机制的构建 | 第74-77页 |
·构建原则 | 第74页 |
·危机处理机制的机构设置 | 第74-77页 |
·财务危机处理的方式 | 第77-81页 |
·资产重组 | 第78-79页 |
·债务重组 | 第79-80页 |
·破产保护 | 第80-81页 |
·破产清算 | 第81页 |
·财务危机的恢复机制的建立 | 第81-86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总结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106页 |
附录I | 第93-99页 |
附录Ⅱ | 第99-106页 |
致谢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