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6页
   ·选题缘起第9-10页
   ·研究现状第10-14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4-15页
     ·研究意义第15页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6页
第1章 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概论第16-22页
   ·几个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6-19页
     ·研究型大学第16-18页
     ·本科生科研与本科生科研能力第18-19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背景第19-20页
   ·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优势第20-22页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第20-21页
     ·强大的师资队伍第21页
     ·丰富的教学资源第21页
     ·优质的本科生生源第21-22页
第2章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实证分析第22-39页
   ·六所学校本科教育基本情况的比较第22-24页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解读第24-31页
     ·培养目标第24-25页
     ·指导思想第25-26页
     ·课程设置第26-28页
     ·小结第28-31页
   ·基于培养方案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第31-39页
     ·推进跨学科教育第31-32页
     ·实施通识教育第32-34页
     ·设置科研学分第34-35页
     ·强化实践教学第35-37页
     ·开设新生研讨课第37-39页
第3章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的可行性分析第39-46页
   ·跨学科教育:扩大创新思维的广度第39-40页
   ·通识教育:奠定坚实宽泛的知识基础第40-41页
   ·科研与创新活动: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第41-42页
   ·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第42-44页
   ·新生研讨课:培养新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第44-46页
第4章 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措施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46-56页
   ·跨学科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46-48页
     ·跨学科师资的缺乏第46页
     ·主辅修、双学位修读制本身的不完善第46-47页
     ·对跨学科课程的选修缺乏正确的引导第47页
     ·应对策略第47-48页
   ·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48-49页
     ·通识教育概念不清第48页
     ·通识课程的开设具有随意性第48页
     ·通识教育模式的实现阻力重重第48-49页
     ·应对策略第49页
   ·科研与创新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49-51页
     ·经费不足导致科研与创新活动覆盖面不广第49-50页
     ·过于饱和的课程设置限制学生参与科研的自由第50页
     ·管理机构的缺位导致科研与创新活动步履艰难第50页
     ·应对策略第50-51页
   ·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51-53页
     ·实践教学思想的依附性第51页
     ·实践教学内容的被动性第51页
     ·实践教学条件的局限性第51-52页
     ·实践教学考核的单一性第52页
     ·应对策略第52-53页
   ·新生研讨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第53-56页
     ·新生研讨课在我国尚属一个新鲜事物第53-54页
     ·应对策略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4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培育大学生和谐品格的审美教育研究
下一篇:大学学术氛围的衡量指标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