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法与教学组织论文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21页
 第一节 选题缘由第9页
 第二节 选题依据第9-12页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评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第9页
  二、课堂观察能为教育决策与教育评价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第9-10页
  三、现阶段课堂教学评价以等级量表和权重结合,概率统计方法为主第10-12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2-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12-17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7-19页
 第四节 研究内容第19页
 第五节 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的对象第19页
  二、研究的方法第19-20页
 第六节 研究意义第20-21页
  一、理论意义第20页
  二、实践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21-32页
 第一节 信息熵相关理论综述第21-23页
  一、熵的含义第21页
  二、信息熵的含义第21-23页
 第二节 课堂观察理论综述第23-26页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第24-25页
  二、课堂观察的意义第25-26页
 第三节 定量评价第26-28页
  一、定量课堂观察第26-27页
  二、定性课堂观察第27页
  三、定量观察与定性观察的比较第27-28页
 第四节 教学九大事件第28-30页
 第五节 弗兰德斯课堂语言行为互动分析系统的评价第30-32页
第三章 工具量表的制订,模型分析与实施第32-42页
 第一节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教学量化评价模型研究路线第32-33页
 第二节 课堂观察工具量表的制订第33-38页
  一、观察量表的制订(TCAS)第33-36页
  二、观察量表的诊释第36-38页
 第三节 收集数据第38-39页
  一、培训课堂观察人员第38-39页
 第四节 课堂观察人员进入课堂,进行收集数据第39页
 第五节 基于信息熵的课堂观察量化评价模型的建立第39-42页
第四章 数据分析第42-61页
 第一节 中学数据对比分析结果第43-55页
  一、官渡曲靖总体情况对比分析第43-52页
  二、分组比较分析数据第52-55页
 第二节 大学课堂观察数据分析第55-58页
  一、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数据分析情况第55-56页
  二、多媒体课程数据分析情况第56页
  三、总体情况比较第56-58页
 第三节 中学大学总体情况对比分析第58-59页
 第四节 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第59-61页
第五章 结论第61-65页
 第一节 信息熵的优越性第61-63页
  一、信息熵能对数据分析不明显的部分进行放大第61-62页
  二、信息熵能对教学活动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价第62-63页
  三、通过观察量表能看出教师该堂课的教学情况第63页
 第二节 建议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第67-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评价方法的实施研究
下一篇:中等艺术学校师生冲突的现状与调控对策研究--以云南艺术学院附属艺术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