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关于脆弱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关于企业脆弱性与企业组织脆弱性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关于企业组织脆弱性的评价方法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2章 企业组织脆弱性概述 | 第18-25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定义 | 第18-19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及相关概念 | 第18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特点 | 第18-19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表征 | 第19-21页 |
·企业组织缺陷暴露 | 第19-20页 |
·企业组织对环境变化不敏感 | 第20页 |
·企业组织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 第20-21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和相关概念辨析 | 第21-25页 |
·企业脆弱性与企业风险、企业危机概念辨析 | 第21-23页 |
·企业脆弱性和企业健康、企业生态 | 第23-25页 |
第3章 企业组织脆弱性生成概念模型和假设 | 第25-42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生成的概念模型 | 第25-26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生成模型的因变量 | 第26-29页 |
·业绩稳定 | 第26-28页 |
·管理水平 | 第28-29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生成模型的解释变量 | 第29-38页 |
·暴露性的直接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敏感性的直接影响因素 | 第32-34页 |
·适应性的直接影响因素 | 第34-38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生成的中介变量 | 第38-42页 |
·外部宏观环境 | 第38页 |
·外部中观环境 | 第38-39页 |
·企业内部环境 | 第39-42页 |
第4章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生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 第42-55页 |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 第42页 |
·变量的预处理 | 第42-48页 |
·项目分析 | 第42-44页 |
·效度分析 | 第44-46页 |
·信度检验 | 第46-47页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分析 | 第48-55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直接生成因索分析 | 第49-52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中介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3页 |
·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企业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评价方法 | 第55-63页 |
·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 | 第55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构建 | 第55-56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评价指标的权重处理 | 第56-60页 |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 | 第5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56-58页 |
·判断矩阵的一致性 | 第58-59页 |
·层次单排序 | 第59页 |
·层次总排序 | 第59-60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程度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第60-62页 |
·评价因索集的确定 | 第60页 |
·评判集的建立 | 第60-61页 |
·评价矩阵的建立和权重的确立 | 第61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61-62页 |
·企业组织脆弱性的应对策略 | 第62-63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深圳泰鼎实业有限公司的组织脆弱性评价与应对 | 第63-69页 |
·深圳泰鼎公司的基本概况 | 第63-64页 |
·深圳泰鼎公司组织脆弱性的评价 | 第64-67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页 |
·评价集合和权重 | 第64-65页 |
·模糊判断矩阵的确定 | 第65-67页 |
·降低深圳泰鼎公司的组织脆弱性的对策 | 第67-69页 |
·降低深圳泰鼎公司组织的暴露性对策 | 第67页 |
·提高深圳泰鼎公司组织的敏感性程度对策 | 第67-68页 |
·增强深圳泰鼎公司组织的适应性对策 | 第68-69页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论文总结 | 第69-70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读研期间参与课题和论文 | 第76-77页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77-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