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一、绪论 | 第9-27页 |
(一)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9-12页 |
1.研究的背景 | 第9-12页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页 |
(二)研究的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1.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2.研究的思路 | 第12-14页 |
3.研究的方法 | 第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27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7页 |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7-35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27-28页 |
1.陈述性知识 | 第27页 |
2.视觉表征与可视化 | 第27-28页 |
3.陈述性知识的视觉表征 | 第2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1.心理学相关理论 | 第28-30页 |
2.符号学相关理论 | 第30-33页 |
3.传播学相关理论 | 第33-35页 |
三、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工具分析 | 第35-43页 |
(一)视觉符号的三重结构 | 第35-39页 |
1.视觉符号的形体分析 | 第35-38页 |
2.视觉符号的意义分析 | 第38-39页 |
3.视觉符号的对象分析 | 第39页 |
(二)视觉符号的效用实现 | 第39-41页 |
1.视觉符号的封套组合与创造 | 第39-40页 |
2.视觉符号的视觉艺术手法 | 第40-41页 |
(三)视觉符号虚体形式和实体形式 | 第41-43页 |
1.视觉符号的虚体形式 | 第41页 |
2.视觉符号的实体形式 | 第41-43页 |
四、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的机制与策略分析 | 第43-53页 |
(一)陈述性知识的相关概述 | 第43-46页 |
1.陈述性知识的分类 | 第43-45页 |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 | 第45页 |
3.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认知过程和特征分析 | 第45-46页 |
(二)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的机制 | 第46-51页 |
1.教学内容和视觉表征之间的指代关系 | 第47页 |
2.设计者与视觉表征之间的表达关系 | 第47-50页 |
3.学习者与视觉表征之间的认知关系 | 第50-51页 |
4.设计者与学习者之间的间接关联关系 | 第51页 |
(三)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的策略 | 第51-53页 |
1.恰当封套组合符号形体 | 第51页 |
2.彰显知识层次结构和网络结构 | 第51-52页 |
3.刺激强化信息加工记忆 | 第52-53页 |
五、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的方法及框架构建 | 第53-94页 |
(一)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方法 | 第53-90页 |
1.事实性知识的视觉表征方法 | 第53-66页 |
2.概念性知识的视觉表征方法 | 第66-77页 |
3.原理或理论性知识的视觉表征方法 | 第77-83页 |
4.规则性知识的视觉表征方法 | 第83-90页 |
(二)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框架的构建 | 第90-94页 |
1.教学设计 | 第91-92页 |
2.视觉表征方法的选择设计 | 第92-93页 |
3.教学实践反馈与评价 | 第93-94页 |
六、基于陈述性知识视觉表征框架的微课视觉表征设计与实现——以《(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为例 | 第94-100页 |
(一)《(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微课设计分析 | 第94-95页 |
1.教学内容属性归类 | 第94页 |
2.教学要素分析 | 第94-95页 |
(二)《(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的视觉表征方法设计与实现 | 第95-98页 |
1.《(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的视觉表征方法设计 | 第95-97页 |
2.《(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微课的实现技术 | 第97-98页 |
(三)访谈法下《(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微课视觉表征设计的适用性调查分析 | 第98-100页 |
1.访谈提纲的设计 | 第98页 |
2.访谈的实施过程 | 第98页 |
3.微课视觉表征设计适用性调查结论 | 第98-100页 |
七、总结与反思 | 第100-103页 |
(一)研究总结 | 第100页 |
(二)研究反思 | 第100-101页 |
(三)研究展望 | 第101-103页 |
注释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8页 |
附录一:陈述性知识可视化方法周期表 | 第108-109页 |
附录二:《(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微课视觉表征设计 | 第109-113页 |
附录三:《(初三化学)宏观元素与微观粒子》微课访谈提纲 | 第113-114页 |
附录四:专职教师与学生访谈详细记录 | 第114-116页 |
图目录 | 第116-118页 |
表目录 | 第118-11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课题参与情况 | 第119-120页 |
致谢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