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汉泰称谓语及其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一)研究目的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页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第9-13页
        (一)汉语称谓语研究第10-11页
        (二)泰语称谓语研究第11-12页
        (三)汉泰称谓语对比研究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页
    四、本文关于汉泰称谓语的分类第13-16页
        (一)汉语称谓语的界定第14-15页
        (二)泰语称谓语的界定第15页
        (三)本文的研究分类第15-16页
第二章 汉泰亲属称谓语对比第16-28页
    一、汉泰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16-24页
        (一)直系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16-18页
        (二)旁系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18-20页
        (三)外亲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20-21页
        (四)姻亲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21-24页
    二、汉泰亲属称谓语特点对比第24-28页
        (一)汉泰亲属称谓语的构成特点对比第25-26页
        (二)汉泰亲属称谓语的使用特点对比第26-28页
第三章 汉泰社会称谓语对比第28-35页
    一、汉泰社会称谓语对照分析第28-32页
        (一)人称代词称谓语对照分析第28-29页
        (二)姓名称谓语对照分析第29-30页
        (三)社会关系称谓语对照分析第30-31页
        (四)社会职业称谓语对照分析第31-32页
        (五)拟亲属称谓语对照分析第32页
    二、汉泰社会称谓语特点对比第32-35页
        (一)汉泰社会称谓语的构成特点对比第32-33页
        (二)汉泰社会称谓语的使用特点对比第33-35页
第四章 汉泰称谓语文化内涵对比第35-40页
    一、汉泰称谓语文化内涵相似之处第35-37页
        (一)相似的婚姻家庭第35-36页
        (二)相似的风俗观念第36-37页
    二、汉泰称谓语文化内涵差异之处第37-40页
        (一)不同的两性尊卑观念第38页
        (二)不同的国家社会制度第38-40页
第五章 对泰国学习者的称谓语教学建议第40-45页
    一、对泰称谓语教学方法的建议第40-42页
        (一)加强分类总结第40页
        (二)重视比较分析第40-41页
        (三)利用思维导图第41页
        (四)结合语境教学第41页
        (五)增加第二课堂教学第41-42页
    二、对教材中称谓语的选用及编写建议第42-45页
        (一)对教材中称谓语的选用建议第42-43页
        (二)对教材中称谓语的编写建议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影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佛系青年”文化表征及其思想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