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 第12-20页 |
(一)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理论与文献回顾 | 第12-16页 |
1.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理论 | 第12-16页 |
2.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理论 | 第16页 |
(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的理论基础和文献回顾 | 第16-20页 |
1.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教育资源与住宅价格关系的文献回顾 | 第17-19页 |
3.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二、S市初中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以主城区初中为例 | 第20-34页 |
(一)义务教育均衡政策梳理 | 第20-27页 |
1.宏观政策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升初入学政策变迁概述 | 第20-24页 |
2.本市政策环境:S市在推动义务教育均衡方面的探索 | 第24-26页 |
3.总结与评述 | 第26-27页 |
(二)S市主城区初中阶段义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 | 第27-34页 |
1.S市城区初中教育资源空间分布现状 | 第27-29页 |
2.S市初中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评估认证情况 | 第29-30页 |
3.学区视角下的校际均衡分析 | 第30-34页 |
三、S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分布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一)存在的问题 | 第34-38页 |
1.S市初中义务教育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第34-35页 |
2.“基本均衡”属于较低层次的均衡,提升空间很大 | 第35-37页 |
3.薄弱初中的大面积学区和区内广泛的择校相伴相生 | 第37-38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1.教育投入欠账多、力度小 | 第38-39页 |
2.义务教育均衡的推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 第39-40页 |
3.教育均衡―兜底‖与学生家长―择优‖思路的差异 | 第40-42页 |
四、加强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具体措施 | 第42-48页 |
(一)提升教学质量,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 第42-43页 |
1.充分保证教育经费的投入 | 第42-43页 |
2.厘清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关系 | 第43页 |
(二)努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向更高层次发展 | 第43-44页 |
1.明确更高层次义务教育均衡标准 | 第43页 |
2.积极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向更高层次发展 | 第43-44页 |
(三)谨慎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妥善处理学生家长的择优心理 | 第44-48页 |
1.加强公立初中的合作与均衡化建设 | 第44-45页 |
2.适时评估与应对学生家长的“择优”心理 | 第45-46页 |
3.渐近式调整优化现有学区划分,直面义务教育资源的分配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4页 |
附录:校际差异模拟程序代码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