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

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研究缘起第12-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研究综述第14-22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7-21页
        1.3.3 文献述评第21-22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2-24页
        1.4.1 研究思路第22页
        1.4.2 研究方法第22-24页
2 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内涵第24-39页
    2.1 概念界定第24-27页
        2.1.1 行业标准第24页
        2.1.2 现代学徒制第24-25页
        2.1.3 智能制造第25-27页
    2.2 历史脉络第27-30页
    2.3 内涵解读第30-33页
        2.3.1 行业本位的现代学徒制第31-32页
        2.3.2 标准化的现代学徒制第32-33页
    2.4 基本特征第33-36页
        2.4.1 教学目标:重行业性第33页
        2.4.2 教学内容:重实践性第33-34页
        2.4.3 教学组织:重结构化第34-35页
        2.4.4 质量评价:重多元化第35-36页
    2.5 理论基础第36-39页
        2.5.1 “缄默知识”理论第36-37页
        2.5.2 “OBE”理论第37页
        2.5.3 “PBL”教学原理第37-39页
3 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开展与行业标准对接调查分析第39-48页
    3.1 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开展与行业标准对接现状调查第39-40页
        3.1.1 现状审视第39-40页
        3.1.2 问题分析第40页
    3.2 现代学徒制开展与行业标准对接现状调查问卷第40-46页
        3.2.1 问卷设计第40-41页
        3.2.2 调查内容第41页
        3.2.3 调查结果第41-46页
    3.3 问题分析第46-48页
        3.3.1 专业知识无法对接行业需求第46-47页
        3.3.2 培养方案脱离行业标准第47页
        3.3.3 操作技能无法满足行业需求第47页
        3.3.4 职业素养缺失第47-48页
4 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案例分析第48-56页
    4.1 F校“交替式”培养模式——企业学区第48-51页
        4.1.1 专业定位维度:根据行业标准完善培养方案第49页
        4.1.2 课程体系建设维度:基于行业标准构建项目课程第49-50页
        4.1.3 实践教学维度:校企行共建实践平台推动实践性教学第50页
        4.1.4 学生评价维度:以行业标准为基线制定评价标准第50-51页
    4.2 H校“三元众筹”培养模式第51-56页
        4.2.1 运行机制:三方合作第52-53页
        4.2.2 教学方法:任务式教学第53-55页
        4.2.3 导师团队:三元共建第55-56页
5 优化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建议第56-66页
    5.1 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体系构建第56-63页
        5.1.1 满足行业新需求的专业设置第57-58页
        5.1.2 “工学做”融合的培养形式第58-59页
        5.1.3 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构建第59-61页
        5.1.4 基于工作场景的“基地”建设第61-63页
    5.2 基于行业标准的智能制造领域现代学徒制职业精神建设对策第63-66页
        5.2.1 “工匠精神”重归第63页
        5.2.2 师徒活力激发第63-65页
        5.2.3 职业素养激发第65-6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第71-76页
致谢第76-7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动态比较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校长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