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12-3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1.国内政策中有关规模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2.高技能人才供需相差较大 | 第12-13页 |
3.规模相关的系统性数据缺乏 | 第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1.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2.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32页 |
1.重要概念厘定 | 第15-17页 |
2.主要研究回顾 | 第17-32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32-34页 |
1.比较优势理论 | 第32-33页 |
2.竞争优势理论 | 第33页 |
3.空间结构理论 | 第33页 |
4.动态能力理论 | 第33-34页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1.变异系数法 | 第34页 |
2.层次分析法(AHP) | 第34页 |
3.熵值法 | 第34页 |
4.回归分析方法 | 第34页 |
5.动态分析法 | 第34-35页 |
(六)研究创新点 | 第35页 |
1.形成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模型 | 第35页 |
2.构建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5页 |
3.基于动态能力理论角度分析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发展前景 | 第35页 |
(七)研究设计 | 第35-38页 |
1.内容设计 | 第35-37页 |
2.思路设计 | 第37-38页 |
二、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模型构建 | 第38-42页 |
(一)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模型的内涵 | 第38-39页 |
(二)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的理论模型分析 | 第39-40页 |
1.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静态模型 | 第39页 |
2.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动态模型 | 第39-40页 |
(三)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变化发展类型及界定 | 第40-42页 |
1.对数上升型 | 第40页 |
2.对数下降型 | 第40页 |
3.指数上升型 | 第40-41页 |
4.指数下降型 | 第41页 |
5.波动保持型 | 第41-42页 |
三、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动态分析 | 第42-6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42页 |
(二)评价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三)数据来源 | 第43页 |
(四)统计方法 | 第43-44页 |
1.职业技术教育总体规模竞争力 | 第43页 |
2.职业技术教育存量规模竞争力 | 第43-44页 |
3.职业技术教育校均规模竞争力 | 第44页 |
4.职业技术教育服务规模竞争力 | 第44页 |
5.数值标准化方法 | 第44页 |
(五)分级方法 | 第44-45页 |
(六)统计结果 | 第45-65页 |
1.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排名 | 第45-50页 |
2.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分级情况 | 第50-52页 |
3.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排名动态比较分析 | 第52-65页 |
四、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比较分析 | 第65-68页 |
(一)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比较 | 第65-67页 |
1.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GDP的比较分析 | 第65-66页 |
2.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人均GDP的比较分析 | 第66-67页 |
(二)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经济竞争力变化关系 | 第67-68页 |
五、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研究结论 | 第68-74页 |
(一)省域职业技术教育总体规模竞争力结论分析 | 第68-69页 |
(二)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二级指标结论分析 | 第69-70页 |
(三)省域在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区域排名结论分析 | 第70页 |
(四)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分级分布结论分析 | 第70-72页 |
(五)省域职业技术教育动态分布结论分析 | 第72-73页 |
(六)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分析 | 第73-74页 |
六、提升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的策略 | 第74-79页 |
(一)形成教育规模评价机制,推进职业技术教育公平 | 第74-75页 |
(二)把握产业结构优化,培育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发展能力 | 第75-76页 |
(三)加强时间—空间规模流动性,促成职业技术教育资源可利用性 | 第76-77页 |
(四)统筹财政金融竞争力,落实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协调发展 | 第77页 |
(五)基于大数据的时代化,合力形成本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优势 | 第77-79页 |
七、我国省域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竞争力研究展望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致谢 | 第88-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