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目标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标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现实意义 | 第10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研究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难点 | 第13页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5页 |
2.1 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研究 | 第15-20页 |
2.1.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定义 | 第16-17页 |
2.1.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原因 | 第17-19页 |
2.1.3 促进高职校企合作的对策 | 第19-20页 |
2.2 国内外关于高职院校校长的研究 | 第20-23页 |
2.2.1 高职院校校长的重要性 | 第20-21页 |
2.2.2 高职院校校长的特征与能力 | 第21-22页 |
2.2.3 高职院校校长的遴选 | 第22-23页 |
2.3 评述 | 第23-25页 |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校长能力构成及相关分析 | 第25-49页 |
3.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重要性的分析 | 第25-33页 |
3.1.1 高职院校办学相关政策文本的编码过程 | 第25-31页 |
3.1.2 高职院校办学相关政策文本的编码分析 | 第31-33页 |
3.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 第33-39页 |
3.2.1 合作培养模式 | 第34-36页 |
3.2.2 共建平台模式 | 第36-37页 |
3.2.3 联合办学模式 | 第37-39页 |
3.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任务与校长职责 | 第39-44页 |
3.3.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主体特性及利益诉求分析 | 第39-40页 |
3.3.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任务与校长职责 | 第40-44页 |
3.4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校长能力构成假设 | 第44-49页 |
3.4.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校长能力构成的基本维度 | 第44-45页 |
3.4.2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校长相关能力的具体界定 | 第45-49页 |
4 校企合作典型学校校长的能力特征——基于对高职院校校长的深度访谈 | 第49-71页 |
4.1 方案分析 | 第49-56页 |
4.1.1 方案设计 | 第49-50页 |
4.1.2 学校及校长简介 | 第50-56页 |
4.2 案例分析 | 第56-68页 |
4.2.1 认知力 | 第56-60页 |
4.2.2 洞察力 | 第60-63页 |
4.2.3 沟通力 | 第63-65页 |
4.2.4 执行力 | 第65-68页 |
4.3 小结 | 第68-71页 |
4.3.1 校长的能力结构共性 | 第68-69页 |
4.3.2 校长的能力具体表现差异 | 第69-70页 |
4.3.3 校长能力与校情的匹配度 | 第70-71页 |
5 强化高职院校校长校企合作办学能力的对策建议 | 第71-75页 |
5.1 校长遴选方面 | 第71-72页 |
5.1.1 具有行业企业任职经历 | 第71-72页 |
5.1.2 具有产教融合的育人理念 | 第72页 |
5.1.3 专业背景与学校校情匹配 | 第72页 |
5.2 履职保障方面 | 第72-74页 |
5.2.1 制度规范校长行为 | 第73页 |
5.2.2 组织保障校长权力 | 第73-74页 |
5.3 能力的提升与开发方面 | 第74-75页 |
5.3.1 自我学习为基础 | 第74页 |
5.3.2 外部培训促提升 | 第74-75页 |
6 结语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1 :1996..2017年高职院校办学相关政策文件汇总 | 第81-83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