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新疆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9页
    1.2 课题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3.1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3.2 研究意义第14页
    1.4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4-15页
第二章 相关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第15-17页
    2.1 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1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15页
        2.1.2 一致性(alignment)第15页
        2.1.3 课程标准第15-16页
    2.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2.1 文献分析法第16页
        2.2.2 内容分析法第16页
        2.2.3 统计法第16-17页
第三章 课标、统考和乌市自命题试卷知识点分布统计第17-33页
    3.1 二维分析表的确立第17-20页
        3.1.1 内容主题的确定第17页
        3.1.2 认知水平的确定第17-20页
    3.2 对课程标准的编码及结果第20页
    3.3 新疆14~18年统考试卷及知识点分布统计第20-26页
        3.3.1 统考试卷的统计过程第20页
        3.3.2 统计结果及分值分布第20-22页
        3.3.3 新疆14年~18年统考试卷“内容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布统计第22页
        3.3.4 新疆14年~18年统考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布统计第22-25页
        3.3.5 新疆14年~18年统考试卷中“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内容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布统计第25-26页
    3.4 新疆14年~18年乌市自命题试卷及知识点分布统计第26-33页
        3.4.1 统考试卷的统计过程第26页
        3.4.2 统计结果及考点分布第26-28页
        3.4.3 新疆14年~18年乌市自命题试卷“内容维度”和“认知维度”的分布统计第28-29页
        3.4.4 新疆14年~18年乌市试卷“客观题”和“主观题”分布统计第29-31页
        3.4.5 新疆14年~18年乌市试卷中“客观题”与“主观题”的“内容维度”和“认知维度”分布统计第31-33页
第四章 新疆统考和乌市自命题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分析第33-40页
    4.1 试卷与课程标准在不同方面的一致性P值对比第33-39页
        4.1.1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3-34页
        4.1.2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内容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4-35页
        4.1.3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认知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5页
        4.1.4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的“客观题”“主观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5-36页
        4.1.5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中“客观题”“主观题”的“内容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6-37页
        4.1.6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中“客观题”“主观题”的“认知维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P值第37-39页
    4.2 近五年统考试卷、乌市试卷试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总体分析第39-40页
第五章 新疆统考和乌市自命题试卷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统计数据描述与分析第40-49页
    5.1 新疆统考、乌市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维度”上一致性的数据描述第40-44页
        5.1.1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科学探究”主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第40-41页
        5.1.2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第41-42页
        5.1.3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第42页
        5.1.4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第42-43页
        5.1.5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化学与社会发展”主题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水平第43-44页
    5.2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与课程标准在“内容维度”的趋势变化分析第44-47页
        5.2.1 统考试卷与乌市试卷忽视身边的化学第44页
        5.2.2 统考试卷与乌市试卷强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44-45页
        5.2.3 统考试卷与乌市试卷逐年弱化计算要求第45-46页
        5.2.4 统考试卷与乌市试卷逐年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第46-47页
    5.3 统考试卷、乌市试卷在“认知维度”上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的数据描述第47-49页
        5.3.1 统考、乌市“知道”认知水平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逐年改善第47-48页
        5.3.2 统考、乌市“认识”认知水平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相差较大第48页
        5.3.3 统考、乌市“理解”认知水平试题与课程标准一致性水平较为稳定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反思第49-51页
    6.1 结论第49页
    6.2 建议第49-50页
    6.3 不足之处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一第54-57页
附录二第57-62页
附录三第62-67页
附录四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71页
附表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问题教学法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与评价研究
下一篇:思维导图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生活与哲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