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2.1 供应链融资 | 第11-12页 |
1.2.2 资金约束下的企业运营决策 | 第12-13页 |
1.2.3 零售商主导的供应链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31页 |
2.1 供应链金融 | 第17-20页 |
2.2 供应链金融中的应收账款融资 | 第20-23页 |
2.2.1 应收账款的概念及形成原因 | 第20-21页 |
2.2.2 应收账款融资的概念与意义 | 第21-22页 |
2.2.3 应收账款融资的风险分析 | 第22-23页 |
2.3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分类 | 第23-28页 |
2.3.1 应收账款质押融资 | 第23-25页 |
2.3.2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 | 第25-27页 |
2.3.3 应收账款证券化融资 | 第27-28页 |
2.4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在我国的发展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模型 | 第31-48页 |
3.1 问题背景描述 | 第31-32页 |
3.2 符号假设及基本模型 | 第32-34页 |
3.2.1 模型假设和符号含义 | 第32-33页 |
3.2.2 基本模型 | 第33-34页 |
3.3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模型 | 第34-40页 |
3.3.1 在传统供应链模式下三方各自的收益分析 | 第34-35页 |
3.3.2 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下三方各自的收益分析 | 第35-37页 |
3.3.3 两种供应链模式下的收益对比分析 | 第37-39页 |
3.3.4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对三方收益的优化作用 | 第39-40页 |
3.4 “N+1”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分析 | 第40-45页 |
3.4.1 “N+1”供应链系统的相关描述 | 第40-41页 |
3.4.2 两种模式下“N+1”供应链的收益分析 | 第41-45页 |
3.5 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模型的应用范围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ST供应链应收账款保理融资模式案例运用 | 第48-57页 |
4.1 ST供应链背景介绍 | 第48-51页 |
4.2 案例模型化 | 第51-52页 |
4.3 三方成本收益分析 | 第52-5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