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锌在动物和人体中的生物和营养功能 | 第12-14页 |
1.1 锌在人体中的代谢 | 第12页 |
1.2 锌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1.3 人体锌缺乏现状 | 第13-14页 |
2 植物体内锌的代谢机理 | 第14-16页 |
2.1 锌在植物体内的形态、分布及其生物有效性 | 第14-15页 |
2.2 锌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 | 第15-16页 |
3 植物的锌转运系统及其调控作用 | 第16-17页 |
4 富锌食品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4.1 富锌蔬菜 | 第17-18页 |
4.2 富锌食用菌 | 第18页 |
4.3 富锌大麦 | 第18页 |
4.4 富锌豆芽 | 第18页 |
4.5 富锌谷物 | 第18-19页 |
4.6 富锌微生物 | 第19页 |
5 本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5.1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6页 |
第二章 糙米富锌发芽技术研究 | 第2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9页 |
1.1 糙米原料 | 第26页 |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1.4 富锌发芽糙米制备 | 第27页 |
1.5 实验设计 | 第27-28页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28-29页 |
1.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37页 |
2.1 浸泡时间对糙米吸水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 浸泡阶段锌在发芽糙米不同部位的分布 | 第30页 |
2.3 锌浓度对发芽糙米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2.4 发芽时间、温度和锌浓度对发芽糙米总锌含量及其有机化程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2.5 响应面试验结果 | 第33-37页 |
2.6 模型优化与验证 | 第37页 |
3 讨论 | 第37-38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锌在发芽糙米中的分布 | 第42-5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1.1 糙米原料 | 第42页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2-43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1.4 富锌发芽糙米制备 | 第43页 |
1.5 蛋白锌提取 | 第43页 |
1.6 多糖锌提取 | 第43-44页 |
1.7 核酸锌提取 | 第44页 |
1.8 粗多糖分离 | 第44-45页 |
1.9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45页 |
1.10 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4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5-54页 |
2.1 锌在富锌发芽糙米中的分布 | 第45-47页 |
2.2 锌在富锌发芽糙米不同生物大分子中的分布 | 第47-48页 |
2.3 锌在富锌发芽糙米不同醇沉分级组分多糖中的分布 | 第48-49页 |
2.4 BRP-60-90经DEAE-cellulose-52分离及各多糖峰锌含量 | 第49-51页 |
2.5 BRP60-90-2,3经SephadexG-100分离及各多糖峰锌含量 | 第51-52页 |
2.6 锌在富锌发芽糙米不同分子量多糖中的分布 | 第52-53页 |
2.7 富锌发芽糙米多糖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54页 |
3 讨论 | 第54-55页 |
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富锌发芽糙米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58-7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1.1 糙米原料 | 第58页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8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58-59页 |
1.4 富锌发芽糙米制备 | 第59页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59-6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9页 |
2.1 富锌发芽糙米不同部位锌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0-64页 |
2.2 富锌发芽糙米不同部位锌蛋白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4-67页 |
2.3 富锌发芽糙米不同部位锌核酸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7页 |
2.4 不同组分锌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 第67-69页 |
3 讨论 | 第69-7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第五章 富锌发芽糙米营养粉研制 | 第74-8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4-78页 |
1.1 原料 | 第74-75页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75页 |
1.3 主要试剂 | 第75页 |
1.4 试验方法 | 第75-76页 |
1.5 试验设计 | 第76-77页 |
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77-78页 |
1.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7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8-82页 |
2.1 混料试验结果 | 第78-80页 |
2.2 营养粉风味优化 | 第80-81页 |
2.3 发芽糙米营养粉质量综合评价 | 第81-82页 |
3 讨论 | 第82-8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全文结论 | 第86-8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