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3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20页 |
1.1.1 现实背景 | 第16-19页 |
1.1.2 理论背景 | 第19-2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20-21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31页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31页 |
1.3.2 研究现状评述 | 第31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33-34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34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2章 基础理论 | 第36-52页 |
2.1 资源基础理论 | 第36-42页 |
2.1.1 资源基础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36-39页 |
2.1.2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观点 | 第39-41页 |
2.1.3 资源基础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 第41-42页 |
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42-46页 |
2.2.1 社会资本理论的起源 | 第42-43页 |
2.2.2 布尔迪厄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43-44页 |
2.2.3 科尔曼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44-45页 |
2.2.4 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 | 第45-46页 |
2.3 交易成本理论 | 第46-50页 |
2.3.1 交易成本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 第46-48页 |
2.3.2 交易成本理论的行为假设 | 第48-49页 |
2.3.3 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维度 | 第49-5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3章 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第52-64页 |
3.1 合作与合作创新 | 第52-54页 |
3.1.1 合作的内涵 | 第52页 |
3.1.2 合作创新的内涵 | 第52-54页 |
3.2 合作创新的动机 | 第54-55页 |
3.3 合作创新的组织模式 | 第55-57页 |
3.4 合作创新绩效及影响因素 | 第57-62页 |
3.4.1 合作创新绩效的内涵 | 第57-58页 |
3.4.2 合作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 | 第58-6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4章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 第64-74页 |
4.1 资产专用性的提出 | 第64-65页 |
4.2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界定 | 第65-67页 |
4.3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分类 | 第67-69页 |
4.4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特征 | 第69-71页 |
4.4.1 资产的专用性 | 第69页 |
4.4.2 资产的适应性 | 第69-70页 |
4.4.3 资产的根植性 | 第70-71页 |
4.4.4 侵吞和粘合效应 | 第71页 |
4.5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作用 | 第71-7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 第74-102页 |
5.1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前置因素及假设提出 | 第74-83页 |
5.1.1 前置因素的选择与界定 | 第74-79页 |
5.1.2 假设提出 | 第79-83页 |
5.2 关系专用性投资的“双刃剑”效应及假设提出 | 第83-99页 |
5.2.1 价值创造效应的界定 | 第83-86页 |
5.2.2 机会主义效应的界定 | 第86-93页 |
5.2.3 假设提出 | 第93-9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9-102页 |
第6章 研究设计 | 第102-112页 |
6.1 调查问卷设计 | 第102-104页 |
6.1.1 问卷设计原则与过程 | 第102-103页 |
6.1.2 问卷的基本内容 | 第103页 |
6.1.3 问卷的可靠性说明 | 第103-104页 |
6.2 样本选择及数据收集 | 第104-106页 |
6.2.1 样本选择 | 第104-105页 |
6.2.2 数据收集 | 第105-106页 |
6.3 变量测量 | 第106-109页 |
6.3.1 资源互补 | 第106-107页 |
6.3.2 信任 | 第107页 |
6.3.3 人情 | 第107-108页 |
6.3.4 关系专用性投资 | 第108页 |
6.3.5 价值创造效应 | 第108页 |
6.3.6 机会主义效应 | 第108-109页 |
6.3.7 投资者收益 | 第109页 |
6.3.8 控制变量 | 第10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9-112页 |
第7章 合作创新中关系专用性投资前置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112-120页 |
7.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12-113页 |
7.2 相关性分析 | 第113页 |
7.3 信效度检验 | 第113-115页 |
7.3.1 信度检验 | 第113页 |
7.3.2 效度检验 | 第113-115页 |
7.4 假设检验 | 第115-117页 |
7.4.1 资源互补、信任及交互项的作用检验 | 第115-116页 |
7.4.2 人情的调节作用检验 | 第116-117页 |
7.5 稳健性检验 | 第117-119页 |
7.6 本章小结 | 第119-120页 |
第8章 合作创新中关系专用性投资“双刃剑”效应的实证分析 | 第120-130页 |
8.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20页 |
8.2 相关性分析 | 第120-121页 |
8.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121-123页 |
8.3.1 信度检验 | 第121页 |
8.3.2 效度检验 | 第121-123页 |
8.4 假设检验 | 第123-127页 |
8.4.1 价值创造效应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123-124页 |
8.4.2 机会主义效应的中介作用检验 | 第124页 |
8.4.3 倒U型关系检验 | 第124-127页 |
8.5 稳健性检验 | 第127-128页 |
8.6 本章小结 | 第128-130页 |
第9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30-134页 |
9.1 研究结论 | 第130-131页 |
9.2 研究创新点 | 第131页 |
9.3 管理启示 | 第131-132页 |
9.4 研究展望 | 第132-133页 |
9.5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54页 |
附录 调查问卷 | 第154-158页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58-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