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5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13页 |
1.教师行动变革是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关键 | 第10-11页 |
2.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紧迫需求 | 第11-12页 |
3.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研究的不足 | 第12-13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页 |
1.研究目的 | 第13页 |
2.研究意义 | 第13页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第13-16页 |
1.应用技术大学 | 第13-14页 |
2.教师行动 | 第14-16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1.我国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相关研究 | 第16-20页 |
2.国外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3.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研究思路 | 第22页 |
2.研究框架 | 第22-23页 |
3.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设计 | 第25-35页 |
(一)帕森斯的社会行动理论 | 第25-28页 |
(二)研究设计 | 第28-35页 |
1.访谈对象的选择 | 第28-30页 |
2.访谈提纲的制定 | 第30-31页 |
3.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录入 | 第31-33页 |
4.编码结果 | 第33-34页 |
5.信效度分析 | 第34-35页 |
三、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的动因和目标 | 第35-41页 |
(一)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动因 | 第35-38页 |
1.国家教育政策落实要求教师行动变革 | 第35-36页 |
2.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倒逼教师行动变革 | 第36-37页 |
3.X学院的规章制度推动教师的行动变革 | 第37-38页 |
(二)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目标 | 第38-41页 |
1.国家目标 | 第38-39页 |
2.X学院目标 | 第39-41页 |
四、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状况 | 第41-52页 |
(一)教师关于行动变革的态度 | 第41-46页 |
1.多数教师支持行动变革 | 第41-43页 |
2.一些教师不愿变革 | 第43-46页 |
(二)教师行动变革的表现 | 第46-52页 |
1.积极参与 | 第46-48页 |
2.消极怠工 | 第48-50页 |
3.直接无视 | 第50-52页 |
五、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障碍 | 第52-58页 |
(一)教师行动变革的内部障碍 | 第52-54页 |
1.教师惯习造成的态度消极 | 第52页 |
2.“双师型”发展意识淡薄,实践能力欠缺 | 第52-53页 |
3.教师变革时间和精力不足使教师无法真正投入到变革 | 第53-54页 |
(二)教师行动变革的外部障碍 | 第54-58页 |
1.国家相关政策不明朗 | 第54页 |
2.高校考核评价制度不尽合理 | 第54-55页 |
3.高校师资来源单一,现有教师缺少实践机会 | 第55-56页 |
4.转型高校的相关软硬件设施不足 | 第56-58页 |
六、推进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行动变革的路径 | 第58-70页 |
(一)健全国家的政策 | 第58-61页 |
1.完善应用技术大学的相关政策法规 | 第58-59页 |
2.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财政支持力度 | 第59-61页 |
(二)加强高校教师行动变革的保障工作 | 第61-66页 |
1.落实建设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 | 第61-63页 |
2.改革教师晋升考核的激励机制 | 第63-64页 |
3.拓宽“双师型”教师的引进与培养渠道 | 第64-65页 |
4.夯实应用技术大学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 第65-66页 |
(三)激发教师行动变革的内在动力 | 第66-70页 |
1.转变教师行动变革的发展观念 | 第67-68页 |
2.增强教师行动变革的责任感 | 第68-70页 |
结语 | 第70-73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70-71页 |
(二)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第71-73页 |
1.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71页 |
2.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A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第77-79页 |
附录B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访谈提纲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83页 |
一、发表论文 | 第82页 |
二、参与项目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