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用车发动机舱热管理研究与改进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1.2 发动机舱热管理概述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2. 计算流体力学基础 | 第14-24页 |
2.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14页 |
2.2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14-17页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15页 |
2.2.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15-16页 |
2.2.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16-17页 |
2.3 传热模型 | 第17-18页 |
2.3.1 热传导 | 第17页 |
2.3.2 热对流 | 第17-18页 |
2.3.3 热辐射 | 第18页 |
2.4 湍流模型 | 第18-21页 |
2.4.2 湍流基本方程 | 第19页 |
2.4.3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19-20页 |
2.4.4 标准K-ε两方程模型 | 第20-21页 |
2.5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5.1 离散方法 | 第21-22页 |
2.5.2 离散格式 | 第22-23页 |
2.6 CFD数值模拟流程 | 第23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整车CFD模型的建立 | 第24-40页 |
3.1 几何模型建立与简化 | 第24页 |
3.2 网格划分 | 第24-28页 |
3.2.1 面网格模型 | 第25-26页 |
3.2.2 计算域的选取 | 第26-28页 |
3.2.3 体网格生成 | 第28页 |
3.3 物理模型 | 第28-29页 |
3.3.1 数值计算方法 | 第28-29页 |
3.3.2 流场工质属性 | 第29页 |
3.4 边界条件设置 | 第29-39页 |
3.4.1 外部边界条件 | 第29-30页 |
3.4.2 换热器边界条件 | 第30-35页 |
3.4.3 风扇边界条件 | 第35-37页 |
3.4.4 热边界条件 | 第37-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4 发动机舱流场与散热特性分析 | 第40-62页 |
4.1 怠速工况流场与温度场分析 | 第40-49页 |
4.1.1 Y截面速度与温度场分析 | 第41-45页 |
4.1.2 Z截面速度与温度场分析 | 第45-49页 |
4.2 最大扭矩工况流场与温度场分析 | 第49-58页 |
4.2.1 Y截面速度与温度场分析 | 第50-55页 |
4.2.2 Z截面速度与温度场分析 | 第55-58页 |
4.3 冷却模块仿真分析 | 第58-61页 |
4.3.1 怠速工况下冷却模块仿真分析 | 第58-60页 |
4.3.2 最大扭矩工况下冷却模块仿真分析 | 第60-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发动机舱热管理改进研究 | 第62-76页 |
5.1 发动机舱结构改进 | 第62-63页 |
5.2 仿真结果对比 | 第63-75页 |
5.2.1 怠速工况下散热特性的对比分析 | 第63-68页 |
5.2.2 最大扭矩工况下散热特性的对比分析 | 第68-7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6 整车热平衡道路试验 | 第76-83页 |
6.1 试验方法与内容 | 第76-80页 |
6.2 试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 第80-81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83-8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