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 | 第11-15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页 |
二 研究问题及内容 | 第12-13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2-13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5-39页 |
一 关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研究 | 第15-26页 |
(一)核心素养 | 第15-17页 |
(二)数学核心素养 | 第17-18页 |
(三)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 第18-26页 |
二 关于隐性学力的研究 | 第26-36页 |
(一)学力 | 第26-32页 |
(二)显性学力与隐性学力 | 第32-34页 |
(三)小学数学学力 | 第34-36页 |
三 文献综述启示 | 第36-39页 |
(一)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概念界定 | 第39-47页 |
一 数学核心素养 | 第39-40页 |
二 隐性学力 | 第40-42页 |
三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隐性学力 | 第42-47页 |
(一)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指向 | 第43-44页 |
(二)隐性学力与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 | 第44-47页 |
第四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第47-49页 |
一 对话教学理论 | 第47-48页 |
(一)对话教学的师生观 | 第47页 |
(二)对话教学的教学观 | 第47-48页 |
二 活动教学理论 | 第48-49页 |
第五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49-69页 |
一 调查设计 | 第49-53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49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49页 |
(三)调查工具 | 第49-53页 |
二 调查结果分析 | 第53-62页 |
(一)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二)教师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三)学生访谈的结果与分析 | 第61-62页 |
三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存在的问题 | 第62-64页 |
(一)三不:不关心不积极不自信 | 第62-63页 |
(二)三欠:欠思考欠质疑欠方法 | 第63-64页 |
(三)二难:难借用难应用 | 第64页 |
四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9页 |
(一)教师似养而非养 | 第64-65页 |
(二)学生学习被动易牵制 | 第65-66页 |
(三)课堂教学活动封闭沉闷 | 第66-69页 |
第六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小学生隐性学力培养的教学策略研究 | 第69-83页 |
一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课堂教学理念 | 第69-72页 |
(一)价值凸显以隐带显 | 第69-70页 |
(二)转化被动依学定教 | 第70-71页 |
(三)变闭为开对话共行 | 第71-72页 |
二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 第72-75页 |
(一)双主体四环教学模式原则 | 第72-73页 |
(二)双主体四环教学模式涵义 | 第73-74页 |
(三)双主体四环教学模式操作要义 | 第74-75页 |
三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课堂教学策略构建 | 第75-83页 |
(一)学生独学策略 | 第75-76页 |
(二)学生组学策略 | 第76-78页 |
(三)师生共学策略 | 第78-80页 |
(四)总结反思策略 | 第80-81页 |
(五)教学评价策略 | 第81-83页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附录一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卷) | 第91-93页 |
附录二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教师访谈提纲 | 第93-95页 |
附录三 小学生数学隐性学力的学生访谈提纲 | 第95-97页 |
附录四 教师访谈摘录 | 第97-99页 |
附录五 学生访谈摘录 | 第99-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03-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附件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