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功能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二、民间儿童游戏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论文创新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一章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概要 | 第14-29页 |
第一节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民俗生态与类型 | 第14-22页 |
一、湘西文化生态述略 | 第14-15页 |
二、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类型 | 第15-22页 |
第二节 民间儿童游戏起源的文化阐释 | 第22-25页 |
一、生产生活的模仿 | 第22-23页 |
二、宗教祭祀的演化 | 第23页 |
三、巫术活动的再现 | 第23-24页 |
四、社会习俗的扮演 | 第24-25页 |
五、军事活动的角逐 | 第25页 |
第三节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传承现状 | 第25-29页 |
一、民间儿童游戏场地的减少 | 第26页 |
二、民间儿童游戏时间的限制 | 第26-27页 |
三、民间儿童游戏材料的变化 | 第27页 |
四、民间儿童游戏群体的消解 | 第27页 |
五、民间儿童游戏传承的断层 | 第27-29页 |
第二章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功能的生成与表现 | 第29-38页 |
第一节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功能的生成 | 第29-33页 |
一、文化空间与文化传统 | 第29-30页 |
二、家庭教学和学校教育 | 第30-31页 |
三、追求自由与快乐的人类天性 | 第31-33页 |
第二节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教育成长功能 | 第33-35页 |
一、人生启蒙与教育功能 | 第33-34页 |
二、认知世界与心理成人 | 第34-35页 |
第三节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与价值功能 | 第35-38页 |
一、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播 | 第35-36页 |
二、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弘扬 | 第36页 |
三、个体与群体关系的价值评判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湘西民间儿童游戏的当代变迁与功能演变 | 第38-47页 |
第一节 儿童化的稳定与不确定性 | 第38-41页 |
一、儿童化的稳定特性 | 第38-39页 |
二、成人化的错位与尴尬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从多元化到单一化 | 第41-43页 |
一、从智商的突起到情商的淡化 | 第41-42页 |
二、从群体的快乐到个体的孤独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从多元化到平面化 | 第43-47页 |
一、从泥土气息到网络游戏热 | 第43-44页 |
二、从自然快乐到“宅族”的脆弱 | 第44-47页 |
结束语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