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概述 | 第12-23页 |
1.1 写作部分的构成内容 | 第12-17页 |
1.1.1 “表达与交流”中的写作专题 | 第12-15页 |
1.1.2 “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 | 第15-16页 |
1.1.3 “梳理与探究”中的写作练习 | 第16-17页 |
1.2 写作部分的编写特色 | 第17-23页 |
1.2.1 各自独立,相互补充 | 第18-19页 |
1.2.2 注重开放,兼顾有序 | 第19-20页 |
1.2.3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 第20-21页 |
1.2.4 重视写作过程的“双重转化” | 第21-23页 |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存在的问题 | 第23-46页 |
2.1 写作知识层面 | 第23-32页 |
2.1.1 知识的内容:文体知识的局限性大 | 第23-28页 |
2.1.2 知识的类型:缺乏操作性强的程序性知识 | 第28-32页 |
2.1.3 知识的呈现:缺乏系统性 | 第32页 |
2.2 写作例文层面 | 第32-39页 |
2.2.1 例文的内容:较难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 第33-37页 |
2.2.2 例文的类型:“定篇”多于“例文” | 第37-38页 |
2.2.3 例文的呈现:缺乏多样性 | 第38-39页 |
2.3 .写作练习层面 | 第39-46页 |
2.3.1 写作专题中的写作练习分析 | 第39-43页 |
2.3.2 “研讨与练习”中的写作练习分析 | 第43-44页 |
2.3.3 “梳理与探究”中的写作练习分析 | 第44-46页 |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的教学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 第46-55页 |
3.1 教师“教”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46-51页 |
3.1.1 教师“教”的情况 | 第46-49页 |
3.1.2 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3.2 学生“学”的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51-55页 |
3.2.1 高中生“学”的情况 | 第51-53页 |
3.2.2 原因分析 | 第53-55页 |
4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写作部分改进建议 | 第55-69页 |
4.1 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55-62页 |
4.1.1 写作知识的建构 | 第55-58页 |
4.1.2 写作例文的选择 | 第58-60页 |
4.1.3 写作练习的设置 | 第60-62页 |
4.2 给教师教学的建议 | 第62-69页 |
4.2.1 “善变”:转变教师的身份角色 | 第63-66页 |
4.2.2 “善用”:利用好课内外写作教学资源 | 第66-68页 |
4.2.3 “善思”:在反思中求创新 | 第68-69页 |
结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附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