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的辅助公交规划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概述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辅助公交典型模式研究 | 第19-43页 |
2.1 辅助公交的定义 | 第19-20页 |
2.2 辅助公交系统组成及优势 | 第20-22页 |
2.3 辅助公交类型划分 | 第22-25页 |
2.4 辅助公交典型模式研究 | 第25-36页 |
2.4.1 合乘出租 | 第25-28页 |
2.4.2 电招巴士 | 第28-29页 |
2.4.3 小巴辅助公交 | 第29-32页 |
2.4.4 定制公交 | 第32页 |
2.4.5 特殊辅助公交 | 第32-36页 |
2.5 辅助公交服务典型设计方法 | 第36-40页 |
2.5.1 辅助公交点位模式 | 第36-38页 |
2.5.2 辅助公交线路模式研究 | 第38-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3章 基于公交通骨干网络的辅助公交组合模式研究 | 第43-59页 |
3.1 辅助公交系统功能定位分析 | 第43-45页 |
3.2 辅助公交与公共交通骨干网络组合模式分析 | 第45-57页 |
3.2.1 骨干公交基本服务模式 | 第45-47页 |
3.2.2 组合模式交通方式选择 | 第47-49页 |
3.2.3 基于骨干网络的组合模式分析 | 第49-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4章 基于离散选择模型方式选择研究 | 第59-95页 |
4.1 问题描述 | 第59页 |
4.2 随机效用理论 | 第59-62页 |
4.3 数据调查与分析 | 第62-72页 |
4.4 模型结构确定 | 第72-74页 |
4.5 特性变量选择 | 第74-76页 |
4.6 模型参数标定及分担率预测 | 第76-86页 |
4.7 模型结论分析 | 第86-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以北京京通快速路为例 | 第95-107页 |
5.1 现状描述 | 第95-97页 |
5.2 案例设计 | 第97-102页 |
5.3 模型应用 | 第102-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第6章 总结 | 第107-111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07-10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08-111页 |
致谢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