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涡轮叶尖间隙泄漏流动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3 涡轮间隙流动控制方法 | 第13-20页 |
1.3.1 被动涡轮间隙流动及控制 | 第14-18页 |
1.3.2 主动涡轮间隙流动及控制 | 第18-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涡轮泄漏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 | 第21-26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涡轮泄漏流动数值计算工具 | 第21-25页 |
2.2.1 控制方程 | 第22-23页 |
2.2.2 湍流模型 | 第23页 |
2.2.3 网格划分 | 第23-24页 |
2.2.4 交界面处理及边界条件 | 第24页 |
2.2.5 数据处理公式 | 第24-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涡轮动叶顶部间隙泄漏被动控制 | 第26-56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弧形端壁造型对不带冠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 第26-41页 |
3.2.1 计算模型、计算方法、涡轮端壁及叶顶结构 | 第27-28页 |
3.2.2 不同端壁造型下对间隙流动的影响 | 第28-31页 |
3.2.3 出口截面及总体性能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4 不同端壁造型对流动和涡轮性能影响的机理性研究 | 第33-39页 |
3.2.5 不同攻角下原型与最优机匣造型下气动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3.3 不同类型迷宫密封叶冠对涡轮气动性能的影响 | 第41-54页 |
3.3.1 计算模型与数值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3.3.2 不同类型密封结构对流场的影响 | 第44-47页 |
3.3.3 总体性能及出口截面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4 压比、间隙大小、篦齿数和篦齿高度对泄漏的影响 | 第49-51页 |
3.3.5 密封叶冠相关损失及流动机理研究 | 第51-54页 |
3.4 结论 | 第54-56页 |
第4章 机匣喷气对不同端壁造型间隙泄漏主动控制 | 第56-69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56-58页 |
4.3 机匣喷气对原型端壁叶片气动性能影响 | 第58-62页 |
4.4 机匣喷气对弧形端壁叶片气动性能影响 | 第62-6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5章 机匣喷气对1.5级带冠涡轮叶顶间隙泄漏主动控制 | 第69-84页 |
5.1 引言 | 第69页 |
5.2 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 第69-72页 |
5.3 机匣喷气对叶顶或叶冠流场的影响 | 第72-77页 |
5.4 机匣喷气对主流及下游静叶气动性能的影响 | 第77-80页 |
5.5 机匣喷气对涡轮气动性能及泄漏损失的影响 | 第80-82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结论 | 第84-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录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