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世界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比较研究--以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10-30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2页
    二、研究意义第12-13页
    三、研究现状第13-26页
    四、核心概念第26-27页
    五、研究设计第27-30页
第一章 英国的教育扶贫政策第30-54页
    一、英国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第30-34页
        (一) 初步发展时期(1945—1978)第31-32页
        (二) 失衡探索时期(1979—1996)第32-33页
        (三) 全面推进时期(1997年以来)第33-34页
    二、英国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主体第34-38页
        (一) 国家机器第34-35页
        (二) 市场机制第35-37页
        (三) 社区、家庭与个体第37-38页
    三、英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第38-50页
        (一) 法律法规第38-39页
        (二) 战略规划第39-44页
        (三) 支持计划第44-50页
    四、英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第50-54页
        (一) “社会共同善与个体权利平衡”的价值取向第50-51页
        (二) “国家—市场—家庭”多元一体的扶贫力量第51-52页
        (三) “以教育阻止儿童贫困代际传递”的战略理念第52-54页
第二章 美国的教育扶贫政策第54-72页
    一、美国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第55-57页
        (一) 初步酝酿时期(1962—1979)第55-56页
        (二) 全面推进时期(1980—1999)第56页
        (三) 砥砺奋进时期(2000年以来)第56-57页
    二、美国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主体第57-60页
        (一) 联邦政府第58页
        (二) 州、地方政府第58-59页
        (三) 社区、学校与家庭第59-60页
    三、美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第60-69页
        (一) 法律法规第60-61页
        (二) 战略规划第61-63页
        (三) 支持计划第63-69页
    四、美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第69-72页
        (一) 以教育立法和经费投入实现制度保障第69页
        (二) 以推动校际间的均衡发展为直接手段第69-70页
        (三) 以促进群体间的均衡发展为最终诉求第70-72页
第三章 加拿大的教育扶贫政策第72-86页
    一、加拿大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第72-75页
        (一) 初步探索时期(1960—1971)第73页
        (二) 稳步发展时期(1972—1999)第73-74页
        (三) 全面奋进时期(2000年以来)第74-75页
    二、加拿大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主体第75-77页
        (一) 联邦政府第75-76页
        (二) 省级政府第76页
        (三) 学区与学校第76-77页
    三、加拿大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第77-82页
        (一) 法律法规第77-78页
        (二) 战略规划第78-79页
        (三) 支持计划第79-82页
    四、加拿大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第82-86页
        (一) “多元文化共存”的战略理念第82-83页
        (二) “强地方弱中央”的运行机制第83-84页
        (三) 经验与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第84-86页
第四章 澳大利亚的教育扶贫政策第86-100页
    一、澳大利亚教育扶贫政策的演进历程第86-88页
        (一) 改革探索时期(1965—1972)第86-87页
        (二) 稳步推进时期(1973—1999)第87-88页
        (三) 全面发展时期(2000年以来)第88页
    二、澳大利亚教育扶贫政策的重要主体第88-90页
        (一) 联邦政府第88-89页
        (二) 专门机构第89-90页
        (三) 土著学校第90页
    三、澳大利亚教育扶贫政策的制度安排第90-96页
        (一) 法律法规第90-92页
        (二) 战略规划第92-93页
        (三) 支持计划第93-96页
    四、澳大利亚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特征第96-100页
        (一) “兼顾公平与优质”的价值取向第96-97页
        (二) “多元文化共荣”的教育理念第97-98页
        (三) 开发应用远程教育的技术路径第98-100页
第五章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整体透视第100-120页
    一、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比较分析第100-109页
        (一)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相似之处第100-105页
        (二)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相异之处第105-109页
    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主要经验第109-114页
        (一) 加强国家主导力量第109-111页
        (二) 扩大教育经费投入第111-112页
        (三) 鼓励多方主体参与第112-113页
        (四) 强调公民个体责任第113-114页
    三、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发展趋势第114-120页
        (一)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第114-116页
        (二) 以结果平等取代机会平等第116页
        (三) 以标准绩效替代粗放评估第116-117页
        (四) 以提高技能实现个人自由第117-120页
第六章 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的经验镜鉴第120-130页
    一、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宏观上对我国的启示第120-123页
        (一) 明晰价值取向第120-121页
        (二) 加大经费投入第121-122页
        (三) 规范程序设计第122-123页
    二、主要发达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中观上对我国的启示第123-125页
        (一) 倡导多主体参与第123-124页
        (二) 发展多类型学校第124-125页
        (三) 开发多样化项目第125页
    三、主要发达教育扶贫政策微观上对我国的启示第125-130页
        (一) 改善教育教学条件第125-126页
        (二) 培养优秀师资队伍第126-127页
        (三) 开发多元文化课程第127-130页
结语第130-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4页
致谢第144-1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第146页

论文共1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出生季节与婴幼儿早期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来自我国贫困农村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3-6年级小学生心理虐待与攻击行为: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