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科教融合的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引言第9-18页
    (一) 选题缘由第9-10页
        1. 科教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第9页
        2. 当前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第9-10页
        3. 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个人的兴趣所在第10页
    (二)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 理论意义第10页
        2. 实践意义第10-11页
    (三)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 国内关于科教融合的研究综述第11-14页
        2. 国外关于科教融合的研究综述第14-15页
        3. 国内外科教融合的综述总结第15-16页
    (四) 研究设计第16-18页
        1. 预期目标第16页
        2. 突破难题第16页
        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4. 创新之处第17页
        5. 概念界定第17-18页
一、 科教融合理论的源起和发展第18-26页
    (一) 国外科教融合理论的源起与发展第18-24页
        1. 洪堡“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思想第18-20页
        2. 吉尔曼“教学科研相结合”理念的继承与创新第20-22页
        3. 博耶:大学本科科教融合理念的回归第22-24页
    (二) 我国科教融合理论的发展第24-26页
        1. 科教融合理念的初创期第24-25页
        2. 科教融合理念的博弈期第25页
        3. 科教融合理念的发展期第25-26页
二、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实施科教融合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第26-29页
    (一)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实施科教融合的必要性第26-28页
        1. 科教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第26页
        2. 科教融合是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26-27页
        3. 科教融合是大学实施本科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第27-28页
        4. 科教融合是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第28页
    (二) 我国大学本科教育实施科教融合的可能性第28-29页
        1. 科教融合是教师工作的基本特点第28页
        2. 科教融合的成功范例第28-29页
        3. 良好的科研条件和资金保障第29页
        4. 大学教师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第29页
三、 我国大学本科科教融合的现状与原因分析第29-34页
    (一) 我国大学本科科教关系的现状第30-31页
        1. 学校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第30页
        2. 教师一切向科研看齐,忽视教学工作第30-31页
        3. 学生的科研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第31页
    (二) 我国大学本科科教分离的后果第31-32页
        1. 教师教学科研精力和时间的对立第31页
        2. 科研投入多,向人才培养的转化少第31页
        3. 教师产生浮躁心理第31页
        4.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第31-32页
    (三) 大学本科科教脱离与对立的原因分析第32-34页
        1. 国家和社会对应用性研究的需求导向第32页
        2. 政府在科教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第32页
        3. 大学自身的认识、制度及资源配置问题第32-33页
        4. 教师追求利益最大化第33-34页
四、 我国大学本科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第34-42页
    (一) 科教融合的培养理念第34-36页
        1. 教学的特点第35页
        2. 科研的特点第35-36页
        3. 科教融合的实质第36页
    (二) 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第36-37页
        1. 扎实而广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第37页
        2. 问题意识、敏锐的洞察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第37页
        3. 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第37页
        4. 信念执着且具备优良的个人素质和专业素质第37页
    (三) 人才培养途径之一:教科融合第37-40页
        1. 富有新意的教学内容第38页
        2.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第38页
        3. 个性化的教学手段第38-39页
        4. 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第39-40页
    (四) 人才培养途径之二:科教融合第40-42页
        1. 导师制和研究生辅导制相结合的科研育人模式第40-41页
        2. 饱含激情的辩论和学术沙龙第41页
        3. 课外科研立项活动第41-42页
五、 推进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对策与建议第42-48页
    (一) 政府应制定推进科教融合实施的相关政策第42-43页
        1. 制定科教融合的方针政策第42页
        2. 做好大学的宏观管理工作第42页
        3. 以制度形式赋予高校更大的自治权第42-43页
    (二) 大学实施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措施第43-46页
        1. 把科教融合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第43页
        2. 加强对教师在科教融合方面的培训和指导第43页
        3. 建立国际和国内交流渠道,促进科教融合第43-44页
        4. 营造促进科教融合的良好文化氛围第44-45页
        5. 大学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保障第45-46页
    (三) 引导教师实现科研和教学的统一第46-47页
        1. 引导大学教师树立科教融合的观念第46页
        2. 提高教师自身科教融合的素质和能力第46-47页
        3. 积极促进教师实施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工作第47页
    (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第47-48页
        1.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科教融合的内涵第47页
        2. 引导学生树立科研信心,培养科研兴趣第47页
        3. 提高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与素养第47-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54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台湾性别平等教育的实践分析--教育环境视角
下一篇:普通高校大学生维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成都学院为例